2016年三度遊京都,三度吃順正,位在南禪寺附近的順正總店則來了兩次!
借張暑假照片用用,出南禪寺大門前的大路直直往前走一百多公尺,就可到南禪寺順正了!
南禪寺順正門口回望來時路,路盡頭就是南禪寺門口~
時值賞楓季節,再加上既然來了就要吃總店的心態(我猜啦)~
比起年初櫻花季時去清水順正用餐來說,來這裡用餐的人更多,現場要等候一點時間~
好在這裡有一間賣店可以逛逛打發時間~
或是坐在旁邊店家為客人準備,立著紅紙傘的紅椅亭休息~
再無聊還可以看看石牆前清澈水溝裡的金魚......日本的水溝真是太神奇啦!!
我想應該不是水溝啦,只是做個引水道養著魚吧~哈!
套餐選擇大致如看板所列,我發現價錢跟清水順正似乎有些不同.......
對照了一下......嗯,應該是加了在文化財裡用餐的維修費用......XD
這天天氣很好,就忍不住在等待入場時間時多拍了幾張外觀照~
我記得等了有快一個小時吧,才終於能夠入內用餐~
這裡一共有四大建築體可供用餐,這幾棟建築物各有特色~
一進門會先遇到這個等等我們會來用餐的丹後屋~
南禪寺順正Nanzenji Junsei的前身是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設置的順正書院~
在當時是京都研習醫學的場所,不僅有醫學講座,還作為大名諸侯和文人墨客聚集的文化沙龍~
書院前這個涼蓆擺著筆墨文章,看來不是用做給人休息納涼之用~
順正書院是作為使用傳統技法上的上乘書院,被登錄為國家的有形文化遺產~
從上上個照片右邊低低的石門(上寫著"名教樂地")進入,就會看到一個日式的環游式庭園~
庭園另一邊就是順正書院門口延伸過來的內部空間!
環游式庭園真的很漂亮,池裡的金魚也是七月我女兒來時的愛看點~
相傳這裡的石頭造景都是順正書院創辦人新宮涼庭先生和他的學生親自從加茂河原搬來的~
在庭園盡頭處,有這個提供宴會場地,夏天能欣賞蓮花的蓮月亭~
而庭園的另一邊,靠近門口牆門的建築,是一個可以欣賞書院四季景色的草草庵~
看照片它裡面是一個很開放的用餐環境,應該跟清水順正的用餐空間差不多吧~
剛剛蓮月亭旁還有一棟建築,算是書院最深處的建築—涼庭閣~
是這裡唯一一個提供個人包廂的餐廳,我們七月家族就在面對這一片景色的二樓大包廂用餐~
我們回到書院門口附近的丹後屋,丹後屋可有好幾入口~
室內裝飾很復古熱鬧,加上黃光和人潮讓這個室內感到很溫暖~
我們被分配到兩個半開放式的和室包廂,要脫鞋的~
TONY領隊最不愛這種座位,偏偏就遇到了~
我們大家都點湯豆腐的套餐,中間那鍋是三人份湯豆腐的量(一人至少6塊吧,我忘了)~
湯豆腐花套餐(3090日圓)的配菜有:燉煮、田樂、進肴、小菜、飯、醃菜~
這個是貴約一千日圓的月套餐,配菜有:小菜、生魚片、燉煮、田樂、進肴、飯、醃菜~
名稱有些是顧名思義,像生魚片,飯,醃菜等,有些我知道,像田樂是加了味噌的烤板豆腐~
其他我根據兩種套餐比對猜測,小菜我猜是胡麻豆腐,進肴是野菜天婦羅~
花套餐的燉煮是有刻成南瓜和蝦子的菜色,月套餐則是豆皮加青菜~
這飯裡還加有玉米粒,很特殊~
不負責任解釋大概是響應不要吃太精緻米但白米又是日本米精華就加個玉米粒意思意思......
還有兩小塊包裝起來的甜點(買現成的吧......?!)
配菜中的田樂在春櫻時已介紹過,我最愛的豆腐料理~
胡麻豆腐滑順好入口,上面的芥末我似乎沒用來吃所以不知兩者合一的味道如何~
主菜湯豆腐是把乳白的方形棉豆腐放進清淡昆布高湯裡川燙~
撈出後配上日式醬油和蔥花就好吃至極,木棉豆腐很紮實,小鳥胃的人吃兩三塊應該就飽了~
京都湯豆腐真的很值得一試,京都有其他平價好吃的湯豆腐可試~
若想吃點享受的湯豆腐,南禪寺順正真的很不錯,吃完飯還可以拍網美照~
若想吃順正的豆腐但想花少點錢,我覺得清水順正也是個好選擇~
2016年順正的其他記錄:《京都變調貴婦賞櫻行》Day2-4必吃京豆腐_順正
《盛夏關西親子團體遊》Day2-4南禪寺順正吃晚餐&夜遊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