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布拉格約70公里遠的Kutná Hora小鎮裡,有一個名氣響叮噹的人骨教堂Kostnice v Sedlci(Sedlec Ossuary)~
Kutná Hora小鎮在十二世紀由日爾曼人作為定居點而創建~
13世紀末時已發展為波希米亞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因為它的周圍富有銀礦,金屬鍛造業發達;在當時是僅次於布拉格的波希米亞地區第二大城~
15世紀20年代發生了胡斯戰爭,期間該城大部分的日爾曼人被屠殺,城市才開始衰敗~
Kutná Hora的舊城區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次來這文化遺產小鎮只逛人骨教堂和聖芭芭拉教堂兩處~
人骨教堂是位於這個文化遺產小鎮郊區諸聖公墓(Hřbitovní kostel Všech Svatých)中的一座小型羅馬天主教小聖堂~
墓園12世紀就存在,後來有一位到耶路撒冷朝聖的修道院院長帶回那裡的泥土撒在這裡的地上~
之後名門望族就以掰掰後葬在這裡為榮,讓這裡因而聞名~
14世紀時爆發的黑死病和15世紀時的戰爭,讓這裡的墳墓爆增四萬多個~
後來部分區域荒廢了,許多骨頭也暴露出來被堆積在教堂外圍~
1511年一位半瞎的修道士開始將這些骨頭搬移至內部,花了很多時間清洗及堆疊成小塔~
18世紀初在義大利裔捷克有名的建築師Jan Blazej Santini指導下把教堂裝修成現在巴洛克哥德式的模樣~
也把內部的人骨做成尖塔,皇冠以及燭臺等各種造型裝飾!
以下開始有大量人骨的照片,有忌諱或膽小者勿繼續往下看啊~(妳第一張不是已經擺了?XD)
————————————————此為分隔線———————————————————
教堂算是在半地下的,進門後還要往下走個十幾階才到達大廳~
進門左手邊即購票處,參觀人骨教堂需購門票,現在票價為90克朗/1人~
聽說現在有中文導覽介紹,沒想到華人遊客有那麼多(當時團裡有些長輩不願進來呢)~
入口一進門就有眾多的人骨裝飾,正面像盾牌的不知是純擺飾還是什麼家徽或紋章?
教堂裡的天花板,牆壁上都是由人骨串成的裝飾品~
教堂大廳正中央巨大的吊燈是由人的各個部位骨骼所組成~
這個吊燈以腿骨組成主架構,下顎骨串成掛簾,以人骨做成如藝術品般的吊燈真的很厲害!
仔細看哦,吊燈上的頭骨都是向下的,彷彿先人們看著在教堂裡來來往往的人們!
吊燈下是由四個骷髏尖塔組成的巴洛克式祭壇 ,祭壇頂端各有一位小天使駐足~
四個祭壇圍繞的是地下室的入口,裡面仍然埋葬著15位有錢的公民~
人骨教堂畢竟還是一座教堂,雖不見壁畫但裡頭還是有一些聖經故事或寓意的圖畫~
像這幅我覺得眼熟,但一點也想不起來,尤其那隻小羊更有熟悉感......???
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看顧著這些因瘟疫,因戰亂而過世的靈魂!
教堂四周凹處有四個由頭顱和大骨堆疊而成的金字塔丘~
其中有一個塔丘前排有代表Schwarzenberg史瓦森堡家族的盾牌徽章~
這個徽章右下方有一個顯眼的人頭骨,旁邊有一禿鼻烏鴉在啄穿那個頭骨的眼睛~
那個頭骨代表土耳其士兵,表示這個家族在15世紀的戰爭中對土耳其人的勝利!
教堂內處處是有用人骨排列成連接成的裝飾,看這些人骨並不會覺得毛骨悚然,因為太像藝術品~
但這裡人骨數量之多,尤其看到堆成山的部分,真的讓人深深感到災難跟戰爭的可怕!
我們應該算很大膽吧,敢在這裡拍很多和教堂的合照!
或許是覺得它太像藝術品而沒有了恐怖陰森感~
其實人只要心懷正念,尊重萬物就沒什麼好怕的,就像築地市場的食物塚一樣啊(我這也能扯一起...XD)~
而且老實說,如果是我,我很願意我掰掰後的軀體能夠充分地被利用~
不管是器捐,做大體解剖,不然最差塵歸塵土歸土種棵樹救地球也好~
看完肅然起敬的人骨教堂,轉換一下心情,來到這間餐廳吃午餐(咦?!)
這間餐廳名為Restaurace Stará Fara,台灣團的幾乎都會來這裡吃當地風味餐~
旅行社稱這餐叫:當地風味西西式三道!
是太餓了嗎,照片只有吃甜點和喝啤酒,時隔十年哪記得這餐吃了什麼啊~
甜點是軟蛋捲,有點像軟法式軟可麗餅捲成的蛋捲包奶油,加上巧克力口味,還可另沾奶油吃!
是的,喝了捷克的黑啤酒,印象中味道就像是喝金色三麥的啤酒一樣好喝!(記憶都是美好的)
捷克的房子我一直很喜愛,有機會都拍個不停~
吃完飯出來等團員時,幫張總裁拍一張有夠大枯樹和感覺有點歷史的房子~
後來查了孤狗地圖,原來是間學校Církevní gymnázium v Kutné Hoře~
孤狗是翻譯"庫娜荷拉宗教學校",有可能,因為房頂上有跟教堂相似的聖人像~
吃完午餐來到庫娜荷拉的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聖芭芭拉大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
和聖芭芭拉大教堂隔著一條馬路相對望的是一所漂亮的小學Základní škola Kutná Hora~
雖是小鎮但這小學還真氣派啊~
不知是小學下課還是放學(因為很多人沒揹包包),在我們到教堂時剛好從小學來一群小學生~
都忘了當時張總裁怎麼想要跟小朋友拍照的,總之突然他就叫我幫他拍照了...XD(去義大利時好像也是...)
除了小男生,小女生也不放過...(總裁很愛找國外小孩拍照...XD)
聖芭芭拉大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是14世紀時由礦工集資興建的,是座守護礦工的教堂~
這教堂1388年開始建造,但因為戰爭和經濟問題被中斷好幾次,直到1532年才完成~
屋頂最後的完工甚至到 1884 年才完成,前後歷經五百多年(吼,歐洲教堂都搞這套...XD)
最初的設計師是由著名的揚.巴勒(Johann Parler) 與他的父親彼得.巴勒 (Peter Parler) 一同設計~
彼得.巴勒就是布拉格查理大橋和聖維特大教堂的設計師~
後來胡斯戰爭中斷興建後,由火藥門的設計者Matěj Rejsek等建築師陸續繼續著工程~
便宜團就只參觀教堂外觀,所以講太多也沒照片,就大家有興趣去看維基囉~
教堂外部最顯著的,就是有著三座特殊的角錐,以及共有 27 座的尖塔~
這27座尖塔各有兩座哥德式飛扶壁連接教堂本體,網路上說是擁有世界最多飛扶壁在上頭的教堂~
ㄟ~義大利米蘭大教堂不也一堆飛扶壁?米蘭教堂比這座大多了耶...?!
ㄟ~布拉格的聖維特大教堂也有飛扶壁啊,它也比這座大多不是???
雙拱飛扶壁造就它的特殊性了啊~~
教堂旁是GASK – Galerie Středočeského kraje, p.o ~
是一個專營20世紀後的現代捷克藝術的畫廊~
這間畫廊位於教堂側面的Barborská道上,是個很長的建築!
GASK也是耶穌會信徒學院,所以對面圍牆上立有十二門徒的雕像!
後面則是接著通往一起被納入世界遺產的Kutná Hora小鎮街道!
一般台灣團參觀完聖芭芭拉大教堂後都會從這裡散步前往參觀~
我們是沾醬油團,連教堂內部都沒進去參觀了,當然後面也沒時間逛過去了~
而這裡原本中間柏油的路面,後來也變成石板路了,GASK的外牆也重新粉刷成全白了~
果然時隔十多年,就算是世界遺產,也還是會有些變化的!!
小鎮上的Kostel sv. Jakuba聖詹姆士教堂(有鐘樓那棟),和聖芭芭拉大教堂遙遙相望!
聖詹姆士教堂是城鎮的精神中心,初建於1330年,經過五十年才正式完工!
教堂屬於晚期哥德式建築,17世紀時又融入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整修~
它的鐘塔一直是重要的指路標,後來發現這個沒幾萬人的小鎮居然有三個世界遺產:
舊城區,聖芭芭拉大教堂,還有一個看了地圖才發現離人骨教堂很近的...(名字太長換下一行...XD)
Kostel Nanebevzetí Panny Marie a svatého Jana Křtitele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
我還用google街景導航模式走了一下路,從人骨教堂經聖母升天教堂在走進舊城區,最後至聖芭芭拉大教堂~
直線距離不用四公里,以觀光來說,一天時間就能好好逛完三個世界遺產,沾醬油的半天也行,CP值高啊~~~
順帶一提被我們兩個大人像擋住的那棟是Město Kutná Hora銀礦(幣)博物館,有刺激的地下礦場可參觀~
聖詹姆士教堂右邊那個藍綠屋頂的是含政府機關的義大利宮Vlašský dvůr(Italian Court)~
會叫義大利宮是因為開始協助小鎮鑄幣的工匠來自義大利...小鎮人民好記情啊~呵
便宜快閃團就這樣在這裡待沒半個鐘頭,就又要出發趕路了~
最後就以聖芭芭拉大教堂這三個特殊的角錐屋頂,告別這個樸素可愛的小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