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參觀完城堡區,下午要在舊城區一帶逛逛!
再看一次地圖,下午就是逛舊城區為主,路過猶太區時Vicky有簡單介紹~
還有自由活動時去小城區的麥當當上免費廁所!
布拉格的猶太區歷史久遠,也保留著非常特殊的猶太民族性~
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保留著完整的猶太教堂和墓園~
但猶太區的景點入內都要錢,所以這便宜團當然只會路過不會有參觀行程啦~
而我們就只在路上360度拍個照表示到此一遊醬子......
左邊那棟是猶太教堂—古今教堂(The Old-New Synagogue/Staronová Synagoga)~
最早建於13世紀左右,號稱是歐洲最古老的教堂!
教堂旁邊樓房屋頂有小鐘樓,除了現代時鐘,還有一個看不懂的猶太鐘~
六芒星又稱大衛之盾或所羅門王的封印,最早可追溯到印度教~
在西方的角度最早是在12世紀猶太文獻中發現,後來成為猶太教和猶太文化的標誌~
六芒星的正三角代表陽性,反三角代表陰性,藉由男女陰陽兩性的結合來象徵融合和圓滿~
有六星標誌的大樓就是猶太人建的,剛好拍到一黑一白的六星標誌~
這條路盡頭就是全歐最有名的猶太古墓園區(Židovské muzeum v Praze: Obřadní síň/Jewish Ceremonial Hall)~
它有名是因為這個墓園腹地其實沒很大,但裡頭層層疊疊了兩萬多個墓碑,就形成布拉格特殊的景點了~
真的東西文化大不同,墓園,人骨教堂的在歐洲都可變景點,在台灣說要參觀靈骨塔會嚇死人吧...XD
我們目標是參觀舊城區,所以路過猶太區觀望一下後就要往舊城區去了!
猶太區到舊城廣場前有一條Parizska街,這街上都是精品店,自由活動時許多團員都在那裡瞎拚~
來到舊城廣場(Old Town Square/Staroměstské náměstí),先和白天的胡斯紀念碑(Pomník mistra Jana Husa)合影~
胡斯何許人也,來看看維基的介紹吧:
胡斯是捷克宗教思想家、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
胡斯以獻身宗教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被稱為胡斯信徒~
1414年,康斯坦茨大公會議判罰胡斯有罪,次年處火刑;胡斯之死直接導致胡斯戰爭的爆發~
1999年,羅馬天主教會正式為胡斯之死道歉~
胡斯逝世的7月6日被稱為胡斯日,是捷克的公共假期~
如今,大多數捷克人都自認為沒有宗教信仰,就算是捷克有宗教信仰的人之中~
天主教信徒一樣遠多於胡斯派信徒,但胡斯仍然幾乎被所有捷克人認為是民族英雄~
總裁後面那座鐘塔是舊市政廳,也是天文鐘的所在之處~
舊市政廳於1338年開始興建,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古蹟之一~
但由於政府缺錢,建築物是一棟一棟分別建起來的~
所以舊市政廳其實是好幾棟建物構成的,不過現在市政廳已經搬到火藥塔旁~
現在這裡聽說除了做遊客中心外,還有結婚登記的樣子!
而從外觀來看最醒目的,就是這高69.5公尺的哥德式鐘樓尖塔~
當然有塔就可爬,民眾可購票登至塔頂陽台遠眺舊城廣場和城堡區~
鐘樓正面有一座世界有名的15世紀製的天文鐘(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Pražský orloj)及星座月曆~
1410年,製鐘專家Mikulas of kadane為舊市政廳塔樓製造一座大鐘~
這座鐘做好後,國王還把製鐘家弄瞎,怕他再製作出搶了這座鐘風采的鐘...
原來太有才也會有生命危險...XD
1490年時,再由另一位專家Hanus為大鐘增加哥德式外觀裝飾,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鐘兩側設置四個由齒輪驅動在整點會動作的雕塑~
這些在時鐘製作的年代代表被鄙視的四種事情:虛榮、貪婪、死亡以及慾望~
天文鐘下面的星座日曆輪是1870年添加的~
日曆輪旁也有四個人物代表有:哲學家、米迦勒(天使長)、天文學家、歷史學家~
圓盤畫有12個波西米亞季節風景,代表12個月份~
複製於捷克復古主義藝術家Josef Manes1866年作品~
每到整點報時之時,天文鐘上方的聖人們就會一一轉出,好像在跟大家打招呼~
這棟有敘述聖經及各種古典神話故事或傳說刮劃的屋子叫一分鐘之屋(Minute House/dům U minuty)~
為什麼叫一分鐘之屋呢,因為它走到舊市政廳只要一分鐘,哈哈,捷克人也太風趣了吧!
一分鐘之屋是文藝復興建築,牆壁上的刮畫也算是其風格之一~
刮畫製作於1615年左右,牆上的刮畫只有單色但明暗深淺將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
牆角上有伸展前爪的獅像,稱為白獅像,是1712年住進這棟建築的藥劑師請人加上的~
白獅藥局營業了130年才結束,然後卡夫卡一家人住進來~
是的,一分鐘之屋有名就在它於1889年~1896年之間曾是卡夫卡一家人的住所~
而且卡夫卡的三個妹妹都是在這裡出生的~
舊城廣場除了天文鐘,最搶眼的建築是泰恩教堂(Chrám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了~
泰恩教堂是舊城區的代表建築,自14世紀起就是該區的主要教堂~
教堂的鐘樓高達80米,塔頂是四個小尖頂,成為舊城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
泰恩教堂從11世紀的羅曼式建築起一直陸陸續續有局部的增修改建~
現存的後期哥德式教堂始建於14世紀,直到1511年完作南塔樓才算整個完成~
1626年,白山戰役之後,波傑布拉迪的喬治王的雕塑和聖餐杯被移走,代之以聖母雕像~
1876-1895年進行了一次改建,1973年-1995年進行了漫長的外部復原~
此後又開始內部復原,工程至今仍持續在進行之中~
泰恩教堂旁那個黑頭帽建築是石鐘之屋(House at the stone bell/Dům U kamenného zvonu)~
叫石鐘之屋是因為牆腳旁有個石頭砌成的鐘,是中世紀城市宮殿的標誌,布拉格中世紀最珍貴的樓房之一~
建於13世紀末,外形是哥德式建築,查理四世在1333年到此地時就住這裡~
石鐘之屋旁邊粉紅色洛可可建築算是市立美術館,國家藝廊常在此開展,可入內參觀但我們無緣囉!
從提恩教堂和石鐘之屋小巷進入走一段的巷弄裡有一家菠丹妮的店~
團員們都有備而來,帶著購物清單在自由活動時來一一掃貨~
當時根本不懂兼沒做功課,隨著大隊來到這裡跟著一位拿著清單的姊姊推薦~
主要買了手工皂和精油,最被推薦的死海泥皂很後悔買不夠多,洗臉都好洗~
從天文鐘前街道向西行約500公尺左右,就會看到這個建於1380年的哥德式橋塔~
這座舊城橋塔(Old Town Bridge Tower/Staroměstská mostecká věž),看到就表示查理士橋到了~
查理士橋前的救主堂(Kostel Nejsvětějšího Salvátora)和查理四世雕像~
這裡會有查理四世像的原因是查理士橋就是他蓋的~
查理四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賢君,在他任內有許多的豐功偉業~
除了蓋這座石橋之外,還成立查理大學、頒布黃金詔書確立皇帝的選舉方式等等~
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美名,人們也就很願意塑立他的雕像!
雕像旁就是伏爾塔瓦河,查理世橋就橫跨其上,是東歐最古老的石橋,其歷史可追溯至十二世紀~
原址朱迪斯橋由於無法承受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
同時也遭受洪水屢次侵襲,因此在1357年時,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四世~
委託建築師 Peter Parler設計一座堅固的石橋~
建築師以砂岩鋪設橋身,並以16個巨大砂岩橋墩鞏固橋體~
據傳當時城內居民同心協力捐出寶貝的雞蛋~
與建築材料的膠泥共同混合之後,才重新堅固了這座新橋梁,前後花了60年才完工~
新橋長505公尺、寬10公尺,是東歐地區最長的一座橋~
當時僅簡單命名為「石橋」,直到1870年以後,才更名為查理士橋~
這裡可以把查理士橋和城堡區一起入鏡,所以是拍照熱點!
查理士橋上有三大風景,一是街頭藝人,二是小攤販,三是橋上的30尊聖者雕像~
這30尊雕像是在17世紀時陸陸續續添建上去,大部分是華麗的巴洛克式的雕像~
其實原雕像已進博物館保存,橋上的複製品是1965年就替換上陣~
而且因為經年的風吹日曬讓雕像們都黑摸摸的,所以政府會視情況更換新複製雕像~
像畫面左邊那個比較土黃色的就是近期更換過,不像右邊那個歷經風霜已變黑美人!
雕像群們各有歷史和典故,30尊雕像名有興趣可找維基看一下!
這位有名的聖約翰St. John Nepomuk雕像,聖約翰是神聖羅馬帝國瓦茨拉夫四世時的總主教~
那時皇后因有外遇而找聖約翰總主教懺悔,國王逼問聖約翰告訴他皇后說什麼他都不說~
於是國王就判他死刑,火焚後丟入伏爾塔瓦河,結果他沈沒之處出現五顆星星!
聖約翰在1729年被封為聖者,頭上也配著五顆星星的光環~
雕像下有兩個浮雕,右邊雕刻著聖約翰被丟下河的瞬間,左邊雕刻著皇后向聖約翰懺悔的情境~
右邊摸聖約翰表示福氣(因為他被丟下河就升天了),左邊摸忠犬表示祕密可被守住~
嗯,所以兩邊浮雕局部都被遊客摸得晶亮!
橋上有多組街頭藝人的表演,除了素描繪畫,最多的是音樂表演~
一人獨奏,兩人合奏,或是多人協奏都有,歐洲果然到處都藝術氣息濃厚!
查理士橋從舊城區走到橋尾接布拉格小區(Malá Strana,舊稱Menší město pražské),小區這邊有兩個橋塔~
高的那個是查理四世改建時和舊城橋塔一起搭建的,另一個是保留原先朱迪斯橋留下的橋塔!
小區是很多大使館聚集之處,有興趣了解請找維基;從這裡也可以直接爬上城堡區~
後面那個跟舊城廣場的聖尼古拉教堂很像的也是聖尼古拉教堂(Malostranské nám)~
據聞捷克有很多聖尼古拉教堂,在布拉格小區的這家是最大最有名的~
這座教堂是僅次於聖維特主教座堂之後的第二大宗教場所~
這裡我們基本上是超級沾醬油式經過,主要去麥當當上免費廁所的...XD
冬天天黑的早,不到五點就開始暗了,我們要開始往回走,因為吃晚餐前我們還有一個行程~
那就是我們要自費去搭伏爾塔瓦河的遊船,如果我沒記錯,當時是1小時1人10歐~
小貴貴,但因為我們是便宜行程團,所以領隊提議的自費行程我們多有捧場~
剛上船時是待在船艙裡喝杯飲料,一出發我們就匆匆喝完飲料跑到船上層~
吹著冷冽的冬風欣賞著伏爾塔瓦河沿岸的風景!
因為晚間也有遊船,所以伏爾塔瓦河沿岸的建築很多都有打上燈光~
只不過沿岸也多綠地公園,就會有一片黑的時候~
看到查理士橋後,就瘋狂地拍和它的合影~
只不過當時數位相機剛起步,功能不夠威,只能拍糊糊的查理世橋~
加快快門就好點,但光線就不夠亮溜~
雖然亮點會糊,但亮點感覺還是比較漂亮,另有朦朧美啦!
總裁背景是查理世橋,舊城橋塔和Saint Francis of Assisi Church的圓頂~
遊船在過查理世橋沒多久後就折返,我們一樣繼續拍查理士橋~
還有美麗的城堡區—雖然是糊成一片也不減其美啦!哈哈!!
總裁背景為某學院(Strakova akademie),建築物看起來是新古典建築!
整趟行程含查理世橋大約經過四個看見六個橫跨伏爾塔瓦河的橋(共有17座橋橫跨) ~
上圖經過的這個叫切赫大橋(Čechův most),橋頭金色天使立柱是特徵,所以又稱天使橋~
背景建物是政府機關—工業和貿易部(Ministerstvo průmyslu a obchodu)~
這棟建築物很古典,但因是政府機構所以沒什麼觀光消息~
會拍到這棟建築物大概都是遊船看到的~
其實我們在船頂吹冷風一直是這樣的裝備滴,只是拍照為了好看才把帽子拿下~
上岸前拍張紀念照以茲證明我們兩個真是為了拍照拚了!
遊船結束後,Vicky就帶著大隊人馬巷子穿去來穿去到達晚餐用餐處~
這餐是特色風味餐,還有民俗舞蹈表演~
風味餐是歐洲常見的三道式出菜方式,早忘了吃下肚的是什麼,更別說口味了...XD
看圖說故事—第一道是前菜,煙燻火腿夾涼筍佐奶油~
第二道主菜—檸檬紅醬烤火雞腿佐土豆條~
吃飯時穿插民俗表演很有異國風情,至少在台灣吃各國料理不會有這等事......
啊,聽說現在吃火鍋有變臉可看就是......@@
第三道就是甜點—奶油蛋餅佐紅苺醬...... 都說別問口味如何了!!
只能說比起從班堡到卡羅維瓦利時吃的晚餐,這餐記憶中是比它好吃多了~
但比起班堡的德國豬腳餐,目前它還是完勝!(配脾酒還是佔上風,哈!)
1992年,布拉格歷史中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這裡待上三四天都嫌太少~
但這次旅程這裡不過是沾醬油般點到為止,好可惜(廉價團去哪裡都是沾醬油而已)~
所以布拉格一直以來是我世界二訪名單的第一名!(亞洲不算,但真要成行應該是等我女兒帶我去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