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導演最新力作"奧本海默"來也~
這次又榮幸獲得痞客邦的首映觀影,又來到大直美麗華影城觀看~
諾蘭是一個我很佩服的導演,他有他的理念和堅持,為了電影離開合作快二十年的老東家~
諾蘭堅持拍的電影只有在戲院看可以得到最好的觀影效果,所以他愛用IMAX攝影~
讓觀眾能夠在IMAX影院裡有沈浸式的觀影體驗~
諾蘭這次全片使用IMAX超大膠卷70mm拍攝奧本海默,本來美麗華的IMAX是膠卷的~
大概膠卷片少觀影的也少,現在播放的則改成是用雷射的~
但因我都沒看過,無法評價用膠卷或雷射播放IMAX的差異~
諾蘭的奧本海默是改編自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同名的傳記小說~
厚厚兩大本,諾蘭也很聰明的把他想說的內容擷取出來拍成三個小時的傳記電影~
故事主要在說的是奧本海默參與的美國曼哈頓計劃,也就是他開發第一顆原子彈的過程~
以及因為和共產主義份子走得近,以其為由被政治封殺的過程~
在這樣的故事主軸之下,同時也不斷在片中呈現出主角內心裡複雜與矛盾的情境~
(探知科學的慾望-愛國的使命感-剝奪生命的罪惡感-軍備競賽的擔憂,無限迴圈中@@)
而當主角沈浸在自己思維裡時,時常會穿插像量子碰撞產生的粒子畫面啥的,不是CG畫面哦~
諾蘭導演是實景實拍愛好者,這部新作奧本海默強調是零CG的影片~
不論是原子試爆的場景,還是那些量子或物理現象的畫面,全是拍出來的...真是太強了他~
講了一堆有的沒有的,最後講一下我的心得~
在影像部分,我很喜歡膠卷溫潤的質感~
這部不是看大場面的爽片,不需要像阿凡達那樣超高清晰透亮的畫面~
片中大量的人物對話鏡頭,而人的七情六慾透過膠卷呈現,我覺得更有真實感~
在劇情方面,故事就像我之前講的那樣簡單~
但因為諾蘭也在這部片用非線性的敍事手法~
主軸是以1954年奧本海默出席參議院安全許可(被疑俄間諜)的非公開聽證會開始~
帶出奧本海默從1926年歐洲留學,回國任教職,被軍方找去參與曼哈頓計劃(製造原子彈)~
到1945年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事~
中間穿插黑白影片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在1959年的內閣提名聽證會~
因為時間序穿來穿去,一開始還要適應一下才看得懂~
而黑白影片原本覺得突兀,但後來發現其實可以更好理解故事和分析劇情~
因為也代表了不同的視角-彩色是奧本海默的主觀,黑白是史特勞斯的主觀~
非線性的敍事讓劇情有了點看懸疑片的樂趣~
在演員方面,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席尼墨菲根本是奧本海默的化身~
而小勞勃道尼的原能會主席,麥特戴蒙的格羅夫斯將軍(找奧本海默做曼哈頓計劃主持人)~
艾蜜莉布朗的奧本海默老婆,佛蘿倫斯普伊的瓊(奧本海默的前女友和小三)等人也演得可圈可點~
還有一堆也有些名氣的演員演科學界有名的科學家,演員陣容很是華麗~
在音樂部分,諾蘭聯手魯德溫.葛瑞森把影片配樂配得很滿,充份掌握住影片的氛圍~
這部九成以上不停對話的文戲在配樂之下,也是緊揪人心,一刻也不鬆懈的聽對白吸收資訊~
而角色之間展現的情緒張力,在演員演技加配樂下,更讓人目不轉睛啊~
總結最後心得
我認為這部片還是要在觀影前先了解二戰到冷戰時代的背景,麥卡錫主義是啥東東~
近代物理學家的基本認識也能有些的話就更好了, 因為我一開始也受困於一堆人名啊~~~
但諾蘭還是把這個人物傳記電影拍得不同於別人,讓人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可以很好的看完它~
對於奧本海默是不是間諜這件事,到現在還是有人懷疑的情況下諾蘭倒是清楚傳達了他的觀點~
我也很認同,也覺得像諾蘭說的:研究AI的人都應該來看奧本海默,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改變世界的新發明,帶來的究竟是劃時代的進步,還是萬劫不復~
PS.不知為何本片一直被標榜是驚悚片,我一點也不覺得啊~
有人說是政治驚悚,我覺得有那麼恐怖嗎(雖然演員之一的普伊認為有驚悚)
再PS.記錄一下我最喜歡的一段對話
格羅夫斯:爆炸後核反應會點燃大氣層毀滅地球嗎
奧本海默:驗證結果機率幾乎是零
格羅夫斯:幾乎是零?
奧本海默:光憑理論不然你還想怎樣?
格羅夫斯:最好就是零
我覺得,最後雖然是零,格羅夫斯是高興了~
但奧本海默似乎開始同意起瓊和他性愛時要他唸的薄伽梵歌裡的詩句-
我現在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奧本海默於2024年1月8日的金球獎上榮獲五項大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