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閣寺是文明14年(1482年)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想要建造的寺廟~
本來想以祖父足利義滿所造的金閣寺作為參考,但在建造中途去世,這裡就成了人們紀念他的地方!
銀閣寺的正式名稱為慈照寺,作為日本傳統美學的象徵聞名於世界~
哲學之道櫻花賞完,我們要前往銀閣寺,從哲學之道彎進銀閣寺橋經銀閣寺參道就可到達銀閣寺了~
借用後來家族團體遊的照片,經過哲學之道水渠上的銀閣寺橋,就接上銀閣寺參道~
我們先快速通過銀閣寺參道,也就是商店街,先看銀閣寺參觀多久再決定商店街逛多久囉!
參道盡頭就可看到這支碑寫著古蹟慈照寺(銀閣寺)舊境內...嗯,這是指這裡本來也都算在寺裡的嗎??
緊鄰銀閣寺舊境內旁的圍牆,是一間淨土院,又稱為大文字寺~
是管理五山送火的一座寺院,每年八月十六日盂蘭盆會期間~
晚上八點在後方的大文字山,能在這裡的夜空見到燃燒的火寫"大"字~
這一帶的居民還組成了"大文字保存會",共同完成點火的任務~
據說寺院並不大,但本堂供奉等身阿彌陀如來像,還有一尊丹後局人像~
因沒進去看就不多介紹了~
我們準備要來進去銀閣寺囉!
銀閣寺境內圖,我們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並沒有走透透,主要就是繞銀閣寺一圈囉!
銀閣寺的總門,很有歷史味道的木造門,門上有東山慈照寺的牌子~
銀閣寺垣很漂亮,底座石砌,中段以竹子為圍牆,然後種植椿花形成超高椿花圍牆!
在台灣我們將椿花稱為山茶花,日本叫山茶花的在台灣指的是茶梅,搞得我快頭昏了...@@
還是純欣賞這漂亮造景便是!
經過寺垣後就來到購票處,買了拜觀券進入旁邊的中門就正式進入銀閣寺內~
首先來到作為庫房的屋子前,幾株壯觀的松樹及小小的枯山水造景,一進門就目不睱給!
銀閣寺旁有一個八幡社,裡頭有著學問,交通安全以及消災避難,守護土地的八襎神鎮守著!
鏘鏘,俗稱銀閣寺就是這個稱為銀閣的觀音殿,銀閣寺屬於臨濟宗相國寺派,是東山文化的代表性寺院~
它的山號就是東山,前面講過,它由足利義政仿效他祖父蓋金閣寺而蓋的~
但據說當初銀閣計畫使用銀箔裝飾但最後卻沒有,理由眾說紛云,最多是說財政拮据而無法完成~
也有一說是幕府原本就沒有貼銀箔的打算,是後人看到外壁的黑漆在太陽光下反射成銀色才稱之的~
這因為創建人在銀閣寺蓋一半時就bye了,所以真正理由也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這裡原本是足利義政建來過退休生活的東山殿腹地,他在興建隔一年就搬進來住~
但整批建築一直蓋了八年到1490年義政bye了才停止,並依其遺言把東山殿改為寺院~
現在的銀閣寺也沒當初東山殿的規模了,當初的建築也僅存銀閣和東求堂~
先來看看銀閣—觀音殿,它是兩層的建築,第一層是心空殿,建築特色是日式傳統的書院造~
頂層是潮音閣,它的建築特色帶有唐風,裡面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像, 所以又稱觀音閣~
屋頂有一隻青銅製(上上圖)朝向東方的鳳凰,與金閣寺朝向西方的鳳凰互相呼應~
據說這隻鳯凰也是為了保護放在觀音殿裡的觀世音菩薩!
忘了放銀閣寺的拜觀券,它做成一張平安符狀,據說也是有加持過真有效用的~
銀閣寺的御守護—家內安全,開運招福,每賣哦!
銀閣—觀音殿被封為日本國寶~
銀閣寺旁有個枯山水,最顯眼的是這個圓梯狀的向月台~
這個向月台高180公分,是在江戶時代為了賞月而造~
當然,旁邊連帶稱之為銀沙灘的枯山水也是為了賞月而造,因為波紋可以反射月光至對面本堂內~
日本建築多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所以許多寺院或民宅庭院都愛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來採光的白沙~
京都的庭園特愛採用把花崗岩打碎製造的京都特產白川沙,因為比起一般沙,它的反射率更高!
銀沙灘"灘"意味著大海,據說還是仿中國杭州西湖的形狀而建滴~
從各個角度欣賞銀閣寺建築和銀沙灘造景的結合,真的也是美不勝收!
這個銀沙灘也是頗具規模的,沙灘高度有60公分!
本堂,稱之為方丈,據說是江戶時代初期寬永年間(1624-1644年)的建築~
在1992年,方丈成為京都市指定文化財~
本堂旁有東求堂珍寶的特別拜觀,它有場次人數限制的,我們趕時間沒特別去看~
本堂安置著正尊釋迦牟尼佛,也保存了江戶時代畫家与謝蕪村和池大雅共同創作的繪畫~
這裡也有足利義政與其妻子日野富子的牌位~
本堂和東求堂間的小小枯山水造景,裡頭矗立著一個可愛的銀閣寺形手水鉢~
擺放的位置很奇怪,但看起來是有作用的咧?!
和銀閣一起被保存下來建於1486年的舊建築—東求堂,它在當時是佛堂和茶室~
東求堂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建築,也是現今所謂"和室"的開端~
所以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的寶貴遺產~
傳說東求這個名稱是足利義政從相國寺住持準備的名字當中挑選出的,裡面安置著剃髮的義政公木像~
足利義政晚年召集許多藝人在此聚會,也因此產生茶道,華道等,一般稱之為東山的傳統文化!
難怪義政把這裡當作他的書房和茶室,在這樣美的造景之下,看書喫茶是多愜意啊~
接下來我們要從東求堂階梯上圖右的階梯上月待山看大景(以下這段是七月親子遊時的照片)~
我們從對面本堂和東求堂那邊走過來這邊,從池上竹橋就可以看到東求堂前的池子全貌~
池中間有個島叫白鶴島,看起來並不像白鶴啊,或許是會有白鶴來聚集吧?!哈~
洗月泉,據說明月照映在這個泉池裡,一邊細小涓瀑則是洗泉中月,名字這樣來著~
只是......為何又變成可以投幣許願的地方了?!(向明月許願?!)
銀閣寺裡的橋都用竹子編造而成,配上這濃濃夏意的綠蔭,暑意消了不少~
這裡沒拍到重點,這山壁另一邊是茶之井~
據說足利義政常使用這裡的水泡茶,因為茶之井的水質很好,直到現在還繼續用在茶會~
鏘鏘,不算太費力就可以爬上來的這個看大景的展望台~
這裡除了可以看到銀閣寺全寺,也可以看到銀閣寺附近的京都遠景~
繞一圈下山後,就又回到圍繞銀閣的錦鏡池~
銀閣寺以錦鏡池為中心,以七座石橋,四塊浮石為主題,配置收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名石,古木點綴其中~
感覺就是一個仙境的描繪,難怪錦鏡池裡有個仙人洲~哈!
入口處離銀閣最近,但地方小人又多,我們並沒駐足太久~
來到另一頭,以錦鏡池為前景的銀閣好拍多了,所以我們在這裡拍了一些和銀閣的合照!
連拿自拍棒合拍都不怕防礙別的遊客!
銀閣的後面,二樓的木板感覺比前面看到的斑駁,或許前面比較有在維修吧~
出去前去圓通殿(就是賣店啦)交關一下~
友人買了不少,我則意思意思買了兩個巧克力......我只是覺得佛寺販售巧克力很好玩......
出口最後還是從中門出來經過銀閣寺垣再出總門,回到銀閣寺參道~
這時候的人比我們來的時候多了不少!
這位穿和服的金髮女孩兒看起來很斯文有氣質~
銀閣寺參道大約長兩百多公尺左右,兩旁聚集了一些茶屋,咖啡店~
當然少不了賣小吃,特產,雜貨和紀念品的店家~
除了傳統的歐米雅給店,這漬物店在遊客如織的商店街也是有不少人逛滴~
原先因為這間古樸小屋而拍的,後來回來才發現這間屋旁邊有個有趣的東西~
就是根據血型,出生月以及男女生的分別可抽支籤看運勢,日本寺廟附近真的很多這種隨手抽籤的機器~
這間ふみや御米司,賣點就是它用土鍋煮出來好吃的白米飯~
有賣早餐的飯糰套餐,當然也有日式套餐,另外也有甜點下午茶!
若有計劃在銀閣寺這裡用餐,我覺得這家店應該很不錯!
來日本都要來跟冰淇淋,常年款的就屬牛奶和抹茶口味了~
這家抹茶冰淇淋的人氣頗高!
這間まつぼや也有賣冰淇淋,但它最大的賣點是爆漿的泡芙~
是的,就像店內擺設的模型,它的泡芙內餡就醬多~哈!
可惜我沒買來吃吃看,但有試吃他們右邊的抹茶餅乾,不愧為抹茶故鄉,餅乾抹茶味十足~
友人買了幾盒抹茶餅乾當伴手禮~
我們自己因為中午要吃好料,所以忍住不買任何東西來吃,雖有點可惜,但以後還有機會來滴~
銀閣寺雖然沒有金閣寺大及有看頭,但它小巧寧靜,是個能讓人沈澱心靈的地方~
它也有名列在"世界遺產:古都京都的文化財"裡頭,追京都世遺的人別錯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