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把最後一篇捷克文拖到十二月,就是因為今天是我們11年前出發走小東歐行程的第一天~
順便來個小小應景的充滿聖誕節氣氛的畫面來慶賀一下!
話說我們參觀完玲瓏可愛小鎮特爾屈之後,就一路要直奔奧地利的維也納了~
期間很順利地通過捷克和奧地利的邊境,也中停了一個加油站的超市休息採買一下~
然後就趕六點還是六點半要到達維也納市區裡的施華洛世奇水晶專賣店~
這可不是表定行程,而是團員要求,咱們領隊Vicky真的有求必應~
路上不斷和專賣店聯絡請他們等我們光臨,因為維也納市區在塞車中......
不過最後當然皆大歡喜,團員買得爽,店員賣得笑呵呵~
至於我們,這水晶也頗高貴,我們只意思意思買使用施華洛世奇水晶製的小酒杯和手鍊~
大家爽爽買完後,就到今晚的中餐廳吃晚餐~
團員們都吃得很快,因為吃完晩飯還有自費行程:維也納市區夜遊或熊布朗宮看歌劇!
沒啥氣質和藝術細胞的我們當然是選市區夜遊行程了!
地圖是夜遊組的遊玩路線:從左下的自然史博物館開始走~
地圖左右兩路線其實用走的也才一公里多的距離(從朗特曼走到史蒂芬教堂)~
但夜遊要給司機10歐元加班車資,所以這距離硬生生地就用坐遊覽車的方式連結了~哈!
我們經過這個不算正門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它創立於1807年,是世界級的重要博物館之一,著名的館藏有2億年前滅絕的動植物標本~
建築主體是一個裝飾華麗的宮殿,正面才明顯,加上晚上它沒打燈~
黑罵罵的看不出它的華麗,但看得出來它是有歷史的建築!
往前又經過一建於19世紀末的歷史建築愛潑斯坦宮(Palais Epstein)~
和傳統維也納巴洛克貴族宮殿不同,它採用當時流行的新文藝復興風格~
原本是銀行家的私人宮邸,經過一堆顛沛流離的歲月(請看維基)後~
現在是附屬於附近的國會運用~
過個馬路會到達Grete-Rehor-Park一角~
這個公園是紀念奧地利聯邦政府第一位女性部長來命名的~
但我們經過這頭有三個雕像,看起來又沒有那位女性部長,這三位又是哪幾位啊?!
這個就是附近的國會啦,全名為奧地利國會大廈(Parlament /Reichsratsgebäude)~
國會大廈興建於1874至1883年,建築師是特奧菲爾·馮·漢森男爵(他也建了愛潑斯坦宮)~
他將這座建築設計為希臘復興式,也負責室內裝飾,如雕像,繪畫,家具,吊燈等~
國會大廈是維也納市區最龐大建築物之一,我們當時的相機很難整個把它拍下來~
對這國會大廈歷史有興趣的,可以去維基解密一下!
國會大廈最著名的特色之一是雅典娜雕像和噴泉,為維也納知名的旅遊景點~
雖然國會大廈在二戰期間嚴重受損,但是大部分已恢復了原貌!
國會大廈另一邊就是另一個大建築的市政廳(Rathausplatz)~
市政廳前是一個大型公園:市政廳公園(Rathauspark)~
所以從國會大廈走過來時會先經過已經佈置得很漂亮的公園行道樹~
因為我們在接近聖誕節時期來,所以大街小巷會有很多聖誕節的佈置~
歐洲城市中心的廣場在聖誕節時,通常也都會有熱鬧的市集~
這些熱鬧市集把歐洲蕭瑟的冬天點綴地繽紛起來了!
來到市政廳本尊正面了,市政廳是哥德式建築,中間那個高高的尖塔當初有些爭議~
就是傳說當時非教堂的建築都不能超過100公尺~
所以原本要建超過100公尺的中央塔樓遭到教會的反對~
建築師馮.施密特就將塔本身建到98公尺,然後在塔尖加了個市政廳鐵人(Rathausmann)~
那個鐵人高達3.4公尺,一舉超過100公尺高,以此挑戰舊勢力,教會也無可奈何~
我們只小逛了路邊的幾家攤販,並沒真的進去逛市集,因為我們主要是要去喝咖啡~
市政廳對面是城堡劇院(burgtheater,上圖左上角那個),路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漂亮建築一直吸引我的目光~
最後到達這家市政廳斜對面的朗特曼咖啡館(Café Landtmann)~
朗特曼咖啡館從西元1873年10月1日創立至今,已經一百四十多年~
這一百多年來,朗特曼咖啡館已經換了五個經營者,但無損它的名氣~
從20世紀初以來,就受許多演員(隔壁有城堡劇院)及政商名流(對面有大學和市政廳)所喜愛~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光臨!
還有許多店內傳奇人物,關於咖啡館的小故事可以參考這篇~
朗特曼咖啡館雖然風光但也有低潮過,像一次大戰時糧食短缺很多東西無法賣~
二次大戰時更遭蘇聯士兵破壞,一直到戰後才逐漸恢復榮景~
在1976年換了現在的經營者後,把咖啡廳修復回二戰前細緻優雅尊貴的內裝~
也算不負當初創店者Landtmann先生誇口的"維也納最優雅咖啡館"之名!
能在這裡附庸風雅也是這低價團難得的經驗,謝謝領隊Vicky的帶領~
我當年會喝的咖啡不是卡布其諾就是拿鐵,看官網menu,應該是Cappuccino吧~
張總裁看照片疑似是點Salon Einspänner,這是維也納咖啡的代表~
孤狗翻譯叫沙龍車咖啡,是濃縮咖啡加打泡鮮奶油的喝法~
這咖啡據說當時是給馬車伕邊駕車邊喝的,打發鮮奶油則可以保持咖啡的熱度~
所以我想名稱叫馬車伕咖啡可能比較適合~
朗特曼現在不只是咖啡館,甜點和餐點在網路上也是大獲好評~
下次如果有機會舊地重遊,絕對要回去吃吃它餐點!
悠閒地喝完咖啡後,送團友去熊布朗宮的遊覽車司機再來載喝完咖啡的夜遊團~
來到其實走路只要1公里就可到的Der Graben格拉本大街逛逛~
這裡算是維也納市中心(內城區)的血拼大街,很多國際知名品牌在這裡都找得到~
不過我們到時已過營業時間,但因為聖誕燈飾和店家櫥窗依然燈火通明~
所以來這裡就是做個window shopping!
這裡的屋子都蠻美的,很有巴洛克,洛可可等建築風格~
而照片右邊那棟建築(zara那棟),當時有眼不識泰山(現在也還會是),叫哈斯大廈(Haas Haus)~
因為造型前衛(後現代主義風格,有大片玻璃窗我沒拍到)還建在古色古香的街道和教堂前~
所以當初建造時遭維也納人極力反彈,雖有爭議但現在也是一個特色了~
照片的這個丁形廣場在格本拉大街盡頭~
在古早時要去德國學製鎖的學徒,經過這邊時會插根鐵釘,名為之~
丁形廣場的後方是全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教堂—聖史蒂芬教堂(Domkirche St. Stephan,第一高是科隆大教堂)~
這座教堂是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主座教堂,是維也納城市地標,也常被選為奧地利商議國家大事之處!
早在1147年,Jasomirgott公爵在此建立首座教堂,結果火災燒掉了~
十二世紀初,Passau 主教在此建造一座仿羅馬風格的教堂,之後還是被火燒毀~
如今只剩正面的巨人門和右邊的異教徒塔樓是羅馬式建築~
外廊、中殿聖壇、側翼禮拜堂是十四世紀哈布斯堡的統治者魯道夫四世公爵的監督下~
改建成哥德式建築風格,以及後來增建教堂會議室的巴洛克式建築~
就這樣史蒂芬大教堂就成了有三種建築風格的混血教堂~
去當時教堂北塔維修中,皇室原本設計是如北塔般的雙塔結構~
結果北塔蓋完了,南塔卻在蓋到60公尺高時遇到國庫困窘而作罷~
最後以文藝復興式的穹頂做收尾...這正面看雙塔應該別有一番趣味吧~
我們這個方向只看得到北塔,看不到被教堂本體擋住的南塔!
居然在街道上看到如美國洛杉磯星光大道上的星星標誌~
查好久才發現在維也納歌劇院周圍街道上會有(不是很密集醬)~
年代久遠也不知當時在哪裡拍的,但我發現我拍到的是交響樂之父海頓耶!(生於Rohrau,卒於Wien)
這個格拉本大街不算長,但很寬,約有30公尺的寬度,整條街好像個廣場!
後面有17世紀時的奧皇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的雕像,就是他蓋了下圖的鼠疫紀念柱~
利奧波德當初在鼠疫在爆發逃離維也納時向上帝發願~
如果維也納可以躲過這次浩劫,他就會豎立一座紀念柱~
其實在同一年已經有臨時的木製紀念柱豎起,後來幾經建造人和設計上的修改後~
整個紀念柱在1693年完工~
這座科林斯式的紀念柱上有雕刻九位天使和三位一體~
其實這個紀念柱有很多的細節,不過我們並沒有多看,很可惜~
以後有機會還是要白天再來看一次滴~
格拉本大街另一頭的盡頭,與之垂直的是科克馬大道(Kohlmarkt)~
其盡頭是霍夫堡皇宮(Hofburg Wien),時間關係我們也沒走過去看看~
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其實在晚上夜遊看到這樣的光景真的也值得了~
畢竟歐洲的商店博物館教堂什麼的都很早就關門,晚上本來就只能看外觀啊~
就這樣走在維也納的街頭,偶爾一處燈火通明打在一間教堂或一個雕像上~
也只能看個大概無法深入了解,以後有機會會在白天時分再回來滴~
夜遊玩就回到當夜住宿的飯店,是離維也納機場頗近的一家飯店~
因為隔天一早吃完早餐我們就要趕搭飛機去了!
飯店大廳裝飾的聖誕樹,是我們此行最後的聖誕味~
忍不住還是要留影紀念一下~哈!
維也納國際機場,感覺不大,但應該歷史悠久吧~
參團都很早就到機場,印象中好像也沒什麼免稅店可逛,總之早早就到登機門等待~
看我們無聊到在登機門的休息處還可以一直拍照就知道有多閒了~
小東歐之旅就這樣結束,雖然是11年前的遊記,但現在寫完~
才覺得真的把小東歐之旅給close掉了,有點捨不得又有點感傷呢~哈哈!
總之我難得有一篇國外之旅寫完了,放鞭炮慶祝囉!
雖然還早,但還是可以祝福大家12月有個快樂的聖誕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