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於寶龜9年(西元778年)前後由延鎮上人起造~
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多次戰亂和災害~
現在的清水寺是由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 1633 年重修的~
1994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從岡本和服清水寺店走到清水寺門口不用五分鐘~
這也是好友選這間店換穿和服的理由~
清水寺境內圖,紅邊字標的本堂(正殿)為日本重要國寶,黃邊字標的則是重要文化財~
境內如仁王門,三重塔等共有近二十個重要文化財建築~
所以每年都吸引超級爆多的遊客前來朝聖參拜!!
清水坂盡頭就是清水寺的正大門,補過新漆的仁王門和三重塔特別醒目啊~
仁王門是清水寺的正門,1469年應仁之亂時被燒毀,在1500年左右重建,2003年拆除修復~
樓門正面約10公尺,側面約5公尺深,高約14公尺,是一座保留了重建時特徵的雄偉樓門~
三重塔前的西門還沒補漆,紅色就比較暗淡點~
西門現在的建築是1633年重建的,在這裡可以觀賞到西山的夕陽,景色十分壯麗~
是京都最著名的日落觀賞點之一,也是往生淨土的門戶,是透過日照觀禪來觀想淨土的聖地~
沒做功課就是只有站在仁王門往下看滿滿人潮的清水坂~
沒有想到要去西門等看夕陽餘暉(是說我們的時間好像也不允許?!)
看著另一邊三分盛開,三分開花,三分含苞的櫻花樹林也不會覺得遺憾~
因為第一次穿和服逛名寺的興奮大於看櫻花了~
雖說如此,但還是會被櫻花有盛開的地方吸引而前去~
除了拍和服與櫻花的美照,櫻花和日式建築的結合我也很愛~
尤其開花的染井吉野櫻小白花,配上朱紅色的仁王門或三重塔也是美得冒泡~
這是清水寺較外圍的建築-寶性院,清水寺的塔頭之一,擔任寺主的"執行"之住所~
這裡會聚集這麼多人潮是因為它前方這株櫻花樹正盛開啊~~
我們除了不免俗地和櫻花拍照,寶性院側邊小入口有很雅緻的造景,還有陶瓷小貓裝飾~
家有兩隻貓咪兄妹的好友忍不住想與之合照啊~~
大講堂(寺務所),清水寺在1984年時為慶祝開寺1200週年而修建~
以作為觀音信仰的培訓場所和國際友好及文化交流的殿堂~
一樓就是寺務所,二樓是儲存寺寶如11面觀音,大日如來坐像等文物的寶藏殿~
可惜寶藏殿並沒開放參觀,大講堂另一邊有安置四面佛和4千多尊佛像的多寶閣~
以及寺務人員用來開會,舉辦盂蘭盆節庸道和佛教文化講座的圓通殿~
千尊石佛像(千体石仏群)包括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如來、大日如來等佛~
這些千尊石佛像曾被供奉在京都市各個街區~
但在明治維新後的廢佛運動中,由於不忍心將其丟棄,因此被移到了清水寺供奉~
成就院則是清水寺另一個塔頭,是負責維護寺院和管理寺町的"本願"僧人住所~
也曾是近代復興寺院始祖大西良慶的住所~
其"月の庭"庭園頗有名氣,每年約在11月下旬時特別開放預約參觀~
而在寺務所對面正可以看到三重塔,前面空地一棵枝垂櫻隨著棚架"開枝散花"~
我們也跟著人潮在枝垂櫻樹下和粉嫩櫻花拍了許多張照片~
圍著枝垂櫻有幾棟建築,上圖的随求堂建於1735年~
供奉的大随求菩薩是賜予姻緣、安產和育兒祝福的大德菩薩~
在這裡可以體驗胎内巡り(¥100)子宮之旅~
子宮之旅重現清水寺御本尊千手觀音的子宮狀態,人們在沒有一絲光亮的黑暗中行走的體驗~
這種體驗是基於佛教的生死觀,人們相信走過黑暗就能重生並開始新的生活~
感覺在清水寺能參加一些不是聽經講道的佛理體驗(日想觀,胎內巡遊等)也很不錯~
下次有機會再訪清水寺再來體驗體驗!!
下圖的春日社是在室町時代後期重建,相傳於江戶時代初期1629年(寬永6年)移至現址~
春日神社是供奉奈良春日大社的守護神春日大明神的守護殿~
春日大明神是清水寺的守護神~
中興堂是為紀念大西良慶僧人圓寂13週年於1995年(平成7年)開建,1997年(平成9年)竣工~
是大西良慶的御靈屋(大西是明治維新廢佛後的佛教中興始祖,故靈屋稱中興堂)~
三重塔高約30公尺,是日本國內最大的三重塔之一~
從京都市區就可以看到,自古以來就是清水寺的象徵~
三重塔也被左右白色和粉紅色櫻花給襯托得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三重塔創建於西元847年,現在的建築是江戶時代1632年重建的~
塔內供奉有大日如來佛像,四壁裝飾有真言宗八祖像~
天花板和柱子上則繪有色彩絢麗的密教繪畫和龍~
之前以為這在三重塔邊供奉的是地藏菩薩,應該是,但重點不是祂~
重點是祂隔壁的那個石燈籠,石燈籠前方還有立個石柱刻著:景清爪形観音~
景清爪形觀音傳說是有個平氏武將平景清,某戰役失敗後藏在清水寺附近~
為了密謀暗殺源賴朝成功,用自己的指甲在石頭上刻下觀音像~
這座觀音像在石燈籠火燃處的石壁上,因被煙灰燻黑,很難看見觀音像~
據說只有在天氣好時才能看得到,所以需要找天晴朗好日再來尋訪囉?!
清水寺的鐘樓始建於平安時代,並於江戶時代中期(約1607年)重建並遷移至現址~
它是一座精緻的桃山建築風格建築(呈現在梁柱角落或頂部的裝飾上)~
亮點包括牡丹雕刻的劍魚、菊花雕刻的蟾蜍腿以及每個角落柱子頂部的獏和大象的木鼻子~
鐘樓和仁王門屋頂的建築構造不同,擺在一起看很特別~
左邊照片是清水寺的北總門,也是塔頭成就院的正門~
創建年代不詳,但曾遭受多次火災,目前的建築是寬永時代(1624-1644)重建的~
現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右邊的則是經堂,在平安時代是全國各地文人聚集的講經堂,繁榮一時~
現在的建築是寬永10年(1633年)重建的,也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殿內供奉釋迦三位一體雕像,每年2月15日涅槃日,殿內懸掛珍貴的"大涅槃圖"供人觀賞~
右邊照片的是經堂之後的開山堂(別名田村堂),也是在1633年左右重建的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殿內供奉興建寺院的坂上田村麻呂夫妻像、開山祖師延鎮上人和行榮廣司的坐像~
左邊照片是從本堂往連接轟門的回廊拍,2016年時轟門在整修,所以看不到轟門面貌~
清水寺的平成大修繕始於2008年,2016年是尾聲,春季和夏季都還是圍著的狀態!!
在經堂和開山堂對面是售票處,門票是粉嫩櫻花襯著清水舞台和三重塔~
漂亮得適合留下來當書籤,清水寺門票分四季(春櫻,夏綠,秋楓,冬雪),我夏天跟團居然沒拿到?!
秋天因為是來夜間拜觀,門票不同日間形式,結果我來了三季我只有春季的門票留念?!
因為轟門維修進不去,要繞到開山堂背面那邊搭建的本堂臨時入口~
就看到這個在北總門附近的弁財天神社,我們在那邊研究怎麼自拍合照~
一個路過的"中東"小帥哥主動說要幫我們拍照,想說又可以有張非大頭的合照了~
結果我們可愛的小帥哥用手機拍照居然也沒焦?!(手抖??)
在朝倉堂和本堂之間搭建了有頂的入口管制處(兩建築中間小山頂處)~
朝倉堂建於室町時代(約1510年),由越前國神主朝倉貞景捐贈,故名之~
約是在1629年重建,也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進入本堂後,還沒走到清水舞台和正殿正面,先看到側室有個出世大黑天的佛像~
出世大黑天是日本七福神之一,手拿萬寶槌,腳踩糧食穀倉,有招財進寶、豐衣足食的寓意~
大黑天本來是印度神話中的破壞神,傳到中原後,有些地方把大黑天當成廚房的守護神~
傳到日本後除了保有廚房守護神的特性以外,也成為招財及豐收的福神~
日本的大黑天的造形特徵是一手拿著小槌,另一手拿寶物袋,站在或是坐在米袋上~
在日本的民俗傳說中,大黑天手中的小槌有神奇的力量,只要敲打這個小槌,就可變出想要的東西~
出世大黑天旁有國寶清水寺本堂的歷史介紹~
清水寺是起造人延鎮上人去音羽山尋找"清泉"時在途中遇見一位仙人~
告訴他:用這棵靈木雕刻一尊千手觀音像.守護這片土地,這就成了清水寺的起源~
西元789年(延曆17年),坂上田村麻呂為了要放置十一座千手觀音菩薩像而興建寺院~
一旁還擺著原先修建前的"古木頭",如奧之院舞台右柱的木頭,仁王門右柱的木頭等~
本堂和轟門回廊交接處有一支重96公斤的鐵杖,據說弁慶曾使用過~
這支鐵杖是一位音羽之瀧修行者因願望達成而奉獻給清水寺~
這支鐵杖真的很重啊,沒啥人拿得起來的~
本堂這邊的櫻花樹就基本上沒啥開花了,多是含苞待放的樣子~
清水寺正殿上方懸掛的的鰐口,跟神社搖鈴意義類似~
我第一次注意到原來寺廟也有這東西~
大概也是因為參拜前製造聲響的用意,有除穢及通知神明之用,神社和寺廟都需要吧~
寺廟通常有香爐,可以把香爐的煙用手撥向自己,用意是淨身~
進入正殿內參拜的遊客和信眾都要脫鞋~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原屬於法相宗但目前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
清水寺和北山鹿苑寺(金閣寺)和元離宮二条城是京都的三大名勝(我這次快閃都去了)~
也與石山寺(滋賀縣大津市)、長谷寺(奈良縣櫻井市)等古寺齊名~
同為從平安時代起就是貴族拜觀音的朝聖之地~
也是西國三十三箇所(在關西地區參拜33所觀音廟的巡訪活動)中第16所寺廟~
從正殿前的清水舞台往前眺望,是清水寺境內的風光~
遠處一個如三重塔一樣的高塔為子安之塔~
子安之塔建造日期不詳,現在的建築是1500年重建的~
據說這裡是聖武天皇和光明皇后的祈禱之地~
這座三層塔的塔頂由柏樹皮製成,塔內供奉著子安觀音~
顧名思義,祂深受祈求平安分娩的信眾所參拜~
本堂正殿前是懸空的"清水舞台",由139根高數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沒有用一根釘子~
從清水舞台往下看其支柱,還是不得不感嘆古人智慧啊~
古人不用一根釘子就讓這懸空的舞台撐千年(有事都是因為戰爭或火災)~
現代人為了加固它的支撐力,還是用了很多現代工法及材料在其中~
我們要從清水舞台走至對面的整修中的阿彌陀堂和奧之院處拍清水舞台的定番照~~
從清水舞台另一邊出本堂,向下可直接到達音羽之瀧現場~
一邊則可連接到拍本堂及清水舞台定番照的阿彌陀堂及奧之院的地方~
但它也是在"平成大翻修"裡,直到2016年下半年(紅葉季時可看到了)才開放~
那時候只有阿彌陀堂旁的釋迦堂和西向地藏堂(小間那個)沒在維修~
但我們到時門是關閉的,也看不到裡面的神壇樣貌~
釋迦堂重建於江戶初期1631年,後來在1972年因大雨倒塌,在1975年使用原材料修復~
釋迦堂供奉著釋迦三位菩薩(釋迦如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也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噹噹,清水寺的定番照,不過隨著四季旁邊的植物和顏色就各有不同了~哈哈!!
現在接近夕陽時分,我們剛好是由東往西看,所以有那些許的逆光~
江戶時期這裏用做向千手觀音獻上音樂和舞蹈的表演場所,如今舞台被大批遊客佔據~
大家都想要站在這高約 12 米的清水舞台上,欣賞京都一年四季的美景!!
看著清水舞台上滿滿的人潮,再次感嘆古人不用一根釘子打造的舞台實力強大!!
有句日本諺語"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下りる"(從清水舞台跳下去)~
若能從清水舞台跳下卻沒死,願望就會實現,根據記載還真的有2百多人跳下去~
而且存活率還很高(跳2百多人只30人掰),猜想是因為以前下方有綠色植被緩衝~
現在看起來為了加固清水舞台,邊坡植被被鞏古力,只有點點小草~
大家還是珍惜生命欣賞風景與古剎之美就好,最多就捐香油錢虔誠向觀音祈禱囉!!
清水寺定番照在櫻花含苞中完成!!
在奧之院這邊可以看到京都市區裡,京都塔是最顯眼的一道風景啊~~~
雖然櫻花花況不佳,但最早規劃時就不是為了賞櫻而來~
現在可以順便有櫻花可追可看一下也是福星高照了,要心存感恩~
清水寺境內還有其他厲害的景點要介紹,照片太多只好下篇再說啦!!
清水寺夜間拜觀會開放三次,分別為春季(2025.3.25~4.3)~
夏季(2025.8.14~8.16)和秋季(2025預計11.22-12.7)~
這段時間有安排去京都清水寺的人,可以去感受一下夜間點燈不同的感受~
想要更了解清水寺請上其官網慢慢逛囉~
目前日本櫻花前線預測京都開花時期為3.27,在4.5見頃(滿開)~
我的2016年其他兩季清水寺文章:
夏之旅:《盛夏關西親子團體遊》Day2-3穿上日式浴衣遊京都
秋之旅:《秋遊京都追楓趣》清水寺夜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