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武將伊達政宗在1600年的時候築建了仙台城~
現在仙台城雖然只留下一角的"城跡",卻依然名列在日本百大名城之一~
並於2003年時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史跡,可見它在日本的地位,也是仙台市區內超有名的景點~
當然更是歷史迷造訪仙台必定不能錯過之地!!
伊達政宗是伊達家第17代家主,仙台藩62萬石藩主,幼年時右眼失明,因此又有"獨眼龍"之稱號~
坐上家督之位後接連獲得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信任,並在關原之戰時協助德川家獲得勝利~
曾於1613年派遣重臣支倉常長前往羅馬教廷與使節會面~
成功與外國交易,使仙台成為當時的商業重鎮,也曾希望能早生20年,便能與織田信長爭奪天下~
病逝後葬於瑞鳳殿,我們之前先去走訪了這陵墓,請看前篇柳~
我們搭乘仙台蘆葡兒循環觀光巴士停留第二站,是編號6的仙台城跡~
原先巴士停留的地點是在紅線禁入那條線上約中段處~
但因為受到在2021年福島外海地震和2022年福島沿海地震的影響石牆有倒塌等損壞~
所以那段路被禁止通行,巴士就改道繞藍色路線走至編號6的地方停靠~
給大家看一下google的街景,觀光巴士停靠在編號5地方,前行會經過大手門脇櫓這裡~
觀光巴士就是從這裡走到原地圖上因城牆修復工事而禁入的紅色線~
然後行至右下方(雪景)的鳥居前下車,巴士沒走這條就沒看到壯觀的城牆,有些可惜~
我們當時巴士也有經過這大手門脇櫓,但半遮半掩的看不清~
(大手門脇櫓是二之丸國寶,1931年因戰爭燒毀,於1967年復原重建)
2024年google街景看來大手門脇櫓已修復好,但車輛還是禁行,不過行人已可通行~
官方預計主城西北石牆修復完成後,這條路在今年(2025年)七夕節前恢復通行~
有力氣走路的人可以在編號5下車走上來,看看仙台城牆~
好吧,我們繞3/4圈走藍色線在編號6的地方下車,這裡也有一個大鳥居,是紅色的~
因為仙台城跡內有一座宮城縣的護國神社~
看地圖可知原先下車處(圖上方)離城跡更近,我們在大紅鳥居(圖下方)下車~
要先經過停車場和青葉城資料展示館和護國神社才進入展示的城跡~
這大紅鳥居感覺頗滄桑,又是褪色又是補漆落彩......
進入鳥居後有座鮮豔紅色的橋,旁邊看板"赤橋"還真像是這座橋的名字~
(但這座橋叫浦安橋)
仙台城aka青葉城,有時候也是要做些觀光客的事滴~
(這若沒記錯應該是伊達政宗和其愛姬的看板)
來到青葉城本丸會館,有一個廣場空地展示著"仙台城下繪圖"~
我們遊客是看不懂,但我看到城下街道叫"奧州街道"~
才知原來以前日本時代劇常出現的奧州是指日本東北地區這裡~
青葉城本丸會館裡有個青葉城資料展示館,館前有擺一塊石垣石切割的方式~
可能寫得簡化了,我覺得是有點不可思議,總之就是用鑿子鑿個箭孔(石垣石上寫矢穴處)~
再把木製或鐵製箭頭插入孔中澆水後轉動箭頭,就可劈開石垣石了(字卡上方裂縫)~
至於歷史迷不能錯過的資料展示館因要門票,而且這裡預計只停留一個小時~
所以我們就沒進去參觀了,直接先去看看城跡~
仙台城跡有一張仙台城鳥瞰圖,但那是原來存在時的配置,那些大家只能憑圖想像了~
仙台城位於仙台市青葉區,別名"青葉城"~
看圖可以明白仙台城位於高地,且有斷崖之險,易守難攻,是伊達政宗理想中的城池~
當年為了表示服從德川幕府的誠心,政宗特別不建造天守閣~
初期只建立了鳥瞰圖中的本丸,後來增建二之丸和三之丸,
仙台城於廢藩置縣(1871年)時拆除,現在本丸只留下大廣間和部分城牆的城跡~
係滴~這個廣大的平地,就是原本本丸中心建築物"大廣間"的遺址~
在遺址上有標明過去每個房間的所在處,也可以在青葉城資料展示館裡觀賞3D CG動畫~
會完整介紹仙台城的每一個建築!!
大廣間就是大廳,是城主處理政務與進行儀式,以及接見家臣和外賓時所使用的地方~
大廣間遺跡前還立有還原的"千疊敷"建築立面圖讓大家想像一下~
仙台城地處高地視野極佳,可以遠眺仙台市區~
大廣間往原東邊懸崖城牆處有個立碑名為"仙台城石垣修復工事完成の碑"~
此碑是為了紀念在2004年3月仙台城東角樓(東脇櫓)石牆修復工作完成而設置的~
還詳細紀錄了爆破,修復以及新增補充了各有多少石塊~
大廣間遺跡旁還留有仙台城原石垣城牆的四百多年古董石塊~
大廣間遺跡旁還有一間成立於2006年,於2015年修整成現在模樣的仙台城見聞館,~
可以免費入內參觀,欣賞介紹仙台城的相關影片以及小部分古物展示~
伊達政宗以伊達家傳統文化為基礎,融合來自京都桃山文化的華麗豪奢~
加上政宗出人意表的嶄新創意,兼容並蓄海外文化的國際性~
建造出屬於政宗自己的"都城"仙台~
館裡有展示仙台城的模型,建築細節和大廣間重建模型等~
還有將仙台的歷史,城內構造,發掘調查成果,城牆修復過程等,以模板,複製品和影像方式展示~
還有展示了在大廣間的障壁畫"鳳凰圖"(上圖),這是桃山時代狩野畫派的手筆~
下圖則是展出仙台城的遺物,像是鍍金菊花菱文的金銅器具,鉢,杯等用品等等~
仙台城地處青葉山上,向東可以遠眺仙台市區和遠方太平洋....的邊邊......的樣子~
這個角度偏西北方,看不到海洋邊邊,但有個白色建築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原來在仙台有日本最大的觀音像(高達100公尺)~
看地圖好像也算個觀光景點,可以付費入觀音像內參觀108尊觀世音菩薩像~
這隱約可見的石垣城牆,是仙台城僅存遺構中最大的,高達17公尺~
也是我們因巴士改道而無緣見到的大城牆,牆外看到的仙台市區,就是江戶時代城下町所在~
新舊地圖對照,都有一座連接仙台城和城下町的"大橋"(橫跨廣瀨川)存在~
當然橋已經不知重建幾代了就是~
若在青葉山上及其公園內走逛,常常會不經意碰到仙台城跡石碑~
畢竟政宗蓋在這易守難攻的山上要塞雖然主建物都沒了~
但仍有些城牆石塊的遺跡留下來供後人憑弔啊~~~~
哈哈,總算來到仙台城跡的最人氣景點--伊達政宗騎馬像~
來此的遊客沒有拍到這尊雕像來個到此一遊照就白來了~
這座伊達政宗騎馬像為第二代雕像,是為了為紀念伊達政宗逝世300周年而鑄造~
第一代伊達政宗騎馬像的原型,是雕刻家小室達在1935年所製作~
有趣的是,當時所要表現的並不是伊達政宗的威武英勇,而是展現"和平"的形象~
據說靈感是來自於政宗37歲時,初入仙台城時的模樣,後來騎馬像在二次大戰毀損~
1964年委託東京的三浦七郎操刀重新鑄造,就是今天的第二代伊達政宗騎馬像~
又因2022年3月的地震馬腳有所損壞而拆解修復,2023年4月才再次回歸~
好在我們2024年初來,所以看得到修復後的雕像啊~
騎馬雕像下也雕刻著政宗身為大名的坐像和立像~
但覺得還是穿著盔甲騎著馬,睥睨天下的樣子最適合政宗~
既然沒拍照像沒來過這仙台城跡,現在人又少少不拍待何時~
當然各種組合都要拍一下~
話說政宗很識實務,沒有和京都的幕府對著幹,好好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
這位獨眼龍戰國大名,奠立了現在東北最大城市仙台市的基礎,在仙台留下了不可抹滅的身影~
騎馬雕像附近有一個"昭忠之碑"~
此碑建於1902年,是為了紀念中日甲午戰爭中,仙台第二師團戰死的士兵所建~
但在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中碑頂端的展翅雄鷹受損而進行修復~
最後怕修復後的雄鷹若放回碑上,發生大地震時又有再次從高處墜落的危險~
所以出於安全考量把修復後的雄鷹放在下方台階前~
想像了一下展翅雄鷹在碑上的感覺,覺得好像真的在碑上更有氣勢與美麗~
不過日本人為了安全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他們也希望這座明治時代留下來的珍貴紀念碑能長長久久~~~
曾榮獲文化勳章,日本近代知名的詩人土井晚翠也是仙台出身~
蘆葡兒觀光巴士停靠的第3站晚翠草堂就是土井晚翠晚年的居所~
知名詩歌作品"荒城之月"是土井在1901年替中學音樂教材創作的歌詞~
最終成為日本耳熟能詳的民謠,然後因為曲名裡的荒城指的是哪一座有眾多說法~
其中一個猜測就是土井居住地仙台的仙台城(歌詞裡也有仙台古稱的"千代"出現)~
所以便在仙台城跡這裡也設立紀念銅像和"荒城之月"的紀念碑~
正式進入宮城縣護國神社時會再經過一座褪色更多的大紅鳥居~
這鳥居和之前那個鳥居上都有十五花瓣菊櫻紋(十五菊に桜)~
它最外圍的是15個花瓣的菊花,中間是八咫鏡(日本神話中的三神器之一)跟山櫻~
據說15花瓣的菊花是其他皇族可使用的花紋,而山櫻則是日本人喜歡的櫻花~
用這代表護國神社的用意(平民及象徵武士道和戰爭時為國犧牲的先烈)~
係滴,護國神社就是紀念戰爭為國捐軀者所設立,這在日本各地都有~
宮城縣護國神社在仙台城時期本來就是在仙台城本丸裡~
是為祭祀從明治維新以來到二次大戰各戰事中,宮城縣5萬6千多名為國捐軀者所設立~
最早是1902年在已經拆除的本丸上設立招魂社,1939年被指定為護國神社~
在1945年仙台大空襲時被燒毀,之後逐年修整如今日的規模~
神社境內還有一"航空特別攻擊隊"的雕像,應該就是記憶中的"神風特攻隊"~
二次大戰日本徵召年輕人駕飛機攻擊敵軍船艦,以一機一命換一艦的方式做最後一搏~
祭祀為國捐軀戰士我覺得ok,但要讚頌這種行為還是免了吧~
時至今日,連日本年輕人來護國神社參拜也不是帶著那麼濃厚的軍國主義情緒來~
我們當然也別想那麼多,就輕鬆一點逛逛囉~
現在護國神社年輕人來此,大部分都是在考試前,從軍前,入職前等來祈求保祐合格與順利的~
它的繪馬多是如飛標標靶的圖案,希望能"中的",也有少數求戀愛運的心形圖案~
還有伊達政宗騎馬像圖案的心願成就繪馬~
這個繪馬卻不是護國神社的,而是護國神社別宮的"浦安宮"~
因為浦安宮內除了祭祀天照大御神及白水稻荷大神,也祭祀了伊達政宗~
所以伊達政宗騎馬像的繪馬才由浦安宮所出~
浦安宮旁是放著神轎的神輿庫~
回到護國神社,因為神社算是拜日本祖先,我們也就致意一下不特別祭拜了~
護國神社旁有個"昭和天皇御製碑",是日本天皇和皇后來訪的紀念碑~
紀念碑旁邊還有個"鎮魂之泉",是在二次大戰結束後50年所建~
抽取仙台城本丸下的泉水灌注,以祭祀在戰場中為國捐軀的官兵~
也是紀念他們在戰場上滴水難取的苦難(呃....但我當時看溝槽裡都沒水......)~
護國神社境內還有一些建築,像是社齋館,授與所,社務所等~
而英靈顯彰館則是在2004年護國神社創建百周年時所建,展示自明治維新後~
日本在各個戰爭中,仙台為國戰死的官兵們的遺物,遺書,照片等史料~
雖然遺憾但我並不喜這段日本史,再加上入館也不是無料,所以就沒進去了~
護國神社拜殿前兩旁,一邊是掛滿標靶圖案的繪馬,一邊是掛滿葫蘆的架子~
日本人相信葫蘆可以趨吉避兇,所以社方有葫蘆的繪馬,如何用之消災解厄呢~
首先寫下名字跟年齡,然後往葫蘆內吹氣,為了把體內不好的東西或運勢趕出去~
吹完後把葫蘆蓋緊,然後將葫蘆掛在神社內,由社方幫忙處理葫蘆內不好的東西或運勢~
看,葫蘆上也寫著厄難消除的字樣呢~
我們則是買了祈求"家內安全","商賣繁昌"的熊手造型御守~
對了,本來只有開店做美髮小姑買那個御守,我在授與所旁看這個獅子舞招財時~
突然動了也來買一個的心,雖然沒投錢讓獅子幫招財,結果是被獅子招財了~
錄了一小段動態~請點選連結看囉~
回到青葉城本丸會館,離觀光巴士來到的時間還有些~
我們就逛逛賣店,結果看到這個伊達政宗的盔甲複製品~
頭盔上那個標誌性的金色半月輪,在日本白底紅日旗襯托下其實還蠻好看~
嗯,遮掉盔甲像不像一個笑臉?!
好吧,這些Q版的獨眼龍伊達造型萌爆,本來看得有些心癢想買個周邊~
但沒想到彤姐興趣不大,我就跟著省點錢,乖乖去站牌排隊等觀光巴士啦~
後記:寫仙台城跡遊記時,不小心逛到一篇說"伊達政宗的六芒星"~
覺得有趣,連結記錄下來(點我),有空再到仙台可以收集一下這些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