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政宗出生於1567年,卒於1636年,是仙台藩的初代藩主~
據說瑞鳳殿所在的"經ヶ峰"是伊達政宗遺言指定的埋葬地點~
政宗死後,他的次子也就是二代藩主伊達忠宗為其修建御靈屋,並命名為瑞鳳殿~
可惜瑞鳳殿在二戰仙台空襲時毀於一旦,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979年後所重建~
並在2001年為紀念仙台開府四百週年再次進行修復工程~
從仙台車站搭乘巴士約 11 分鐘,即可到達伊達政宗及其家族的靈廟-瑞鳳殿~
而我們搭乘仙台蘆葡兒循環觀光巴士停留的第一站就是瑞鳳殿~
但其實從下車到瑞鳳殿境內,還要走一小段爬坡路,但不長也好走,還會先經過幾個小景點~
像這個穴蔵稻荷神社是伊達家族創建的,每當藩主伊達政宗出征時~
便會向穴蔵大明神(稻荷神)祈禱勝利,並讓家臣抬著神像供奉在軍營中~
這個神社幾經輾轉,最後被遷移到現址至今~
因為我們只打算在這裡停留一個小時,不知這岔路要走多久~
所以所有要再走別條路去看看的小景點我們都在路口張望下就當到此一遊了~
這個在路邊的瑞鳳寺,我們就進去逛逛了~
門口有個下馬石,是由第四代藩主伊達綱村在第二代藩主伊達忠宗逝世七週年之際建造~
瑞鳳寺山門上書寫的山號-正宗山,瑞鳳寺是臨濟會妙心寺派的佛教寺廟~
1637年江戶初期,仙台藩第二代藩主伊達忠宗為藩主伊達政宗瑞鳳殿建造了神社
建造時稱為古華院,曾被仙台藩賦予寺院地位~
後因明治維新被廢,雖然於1926年(大正15年)重建,但目前不屬於瑞鳳殿管轄~
主殿裡的供奉的主神為從平泉毛越寺移來的釋迦三尊像~
正殿前擺放了一個1637年鑄造,為伊達忠宗捐贈的寺鐘~
而其實寺院裡有個鐘樓,裡頭真的有個銅鐘在運作,這個鐘可能就沒啥來頭了~
通用名為高尾門的關北門 ,是原本位於第三代藩主伊達綱宗的妃子大科杉原宅邸的門搬遷來的~
很好奇為啥這妃子的門可以被搬來這寺院用?!
寺院一角供奉著好幾座形態各異的地藏王普薩~
不知道和寺院裡供奉鹿兒島縣七武士之墓有沒有關係~
(鹿兒島縣七武士之墓是西南戰爭期間,約200名戰俘中死在仙台的7人之墓)
離開瑞鳳寺繼續往上走,其實這裡有人車分道,因為路上其實有幾個停車場~
停車場裡也有公共廁所,有需要的遊客都可以去使用~
進入瑞鳳殿境內後,斜坡就變石頭堆砌的階梯了~
石階在戰爭期間的火災中倖存了下來,據說62階象徵伊達氏的俸祿(62 萬石)~
兩旁快四百年的高聳杉木讓人覺得古木參天~
爬一段階梯有個岔路,一般走法是走照片左邊的階梯上山購票進入瑞鳳殿參觀~
然後再順時鐘繞瑞鳳殿山頭一周從照片右邊的階梯下山~
路上二姑姑撿了串小巧可愛的松果株~
彤姐也想拿著拍張紀念照後我們就上左邊階梯參觀瑞鳳殿去也~
瑞鳳殿門票價格為成人570日圓,出示蘆葡兒觀光巴士一日券,可以優惠 110 日圓~
瑞鳳殿的門票是仙台城的古地圖繪圖,感覺比一般用實景照門票值得收藏~
隨門票附的DM也有繁體中文版,原來靈屋在日本直翻中文就是墳墓.....
我以為會比較文雅一點的稱呼,比如陵寢,陵墓.......
從入口的石碑進入後就算是瑞鳳殿的收費地界了~
一進門有個手水舍,出水口是龍形裝置,因為疫情已取消勺子舀水洗手漱口~
現在是直接從出水口用手接水洗手漱口~
接下來是這類宗廟靈屋常常會有的"涅槃門",也就是"頓悟之門"~
瑞鳳殿的重建仍保有其黑色底、金色圖騰、華麗雕刻與鮮豔繪畫的桃山文化~
這個涅槃門是以樹齡數百年的青森檜木重建的,這類建築通常都會很華麗~
正門上方雕有瑞獸"麒麟",左右山牆飾有牡丹、獅子等的圖案~
金色家徽和華麗的雕刻與配色還真是吸睛~
要到瑞鳳殿拜殿要進入涅槃門旁的小門~
進來後還要再上十幾層階梯,兩旁是各單位贈予的石燈籠~
照片右邊看到的建築是原為御供所,現為資料館的地方,展出因炸毀重建時出土的文物~
而且還展出根據出土的伊達政宗遺骨,用現代科技復原了政宗公的容貌~
我們沒去那裡就錯過了這個有趣的展出內容.......
到頂端回望下方的涅槃門,後方的山林樹木在秋天是紅黃綠相間的繽紛色彩~
瑞鳳殿這裡是仙台秋季賞楓的聖地~
瑞鳳殿拜殿的迴廊門口,因為瑞鳳殿是重建~
所以每個建物前的說明立牌都會附上原來樣貌的黑白舊照~
越過迴廊的中庭裡,有印著家紋的大香爐兩座,蓋著沒給人焚香祭祀~
中庭一旁還擺著兩個雕刻瓦~
一個銅製九曜紋鬼瓦是重建時的樣式,九曜紋是伊達式家徽之一~
另一個是青銅製的龍頭雕刻瓦~
這是被燒毀之前,瑞鳳殿屋頂上雕刻著龍頭的八塊瓦片之一~
現存的四座遺跡就分別保存在松島和瑞鳳殿~
瑞鳳殿伊達政宗的靈屋是華麗的桃山建築,裝飾及用色都很華麗繽紛~
靈屋中間的唐門是權威的象徵,原本的唐門比現在還華麗,故被稱為"金唐門"~
重建的唐門是現代化的鋼板製成~
門上有伊達氏的家徽之"竹與麻雀",俗稱"仙台笹"~
中間兩隻麻雀展翅相對,圍著一圈竹子,最外圍則是竹葉~
江戶初期的日本,大名藩主過世,家臣會切腹殉死~
伊達政宗過世時就有一起離去的15位直屬家臣,境內就有這殉死的15位家臣的碑~
如今在瑞鳳殿靈屋一旁還建有"供養塔(宝篋印塔)"陪祀~
殿內的政宗像也難得一見,每年只有像是新年1月1,2日、政宗忌日5月24日、夏天8月6~8日~
盂蘭盆節8月15日以及秋天的10月上旬至中旬這些時間的"瑞鳳殿特別御開帳"才會開門露面~
瑞鳳殿在1931年被指定為國寶,燒毀重建後大概還是列位國寶吧~
離開收費區的出口和入口不同個,,它在涅槃門斜對面的地方~
所以參訪完瑞鳳殿拜殿後要原路出涅槃門後再走去出口~
離開收費區出口後,會遇到建於1877年的弔靈碑~
此碑是為了紀念1868 年戊辰戰爭中~
包括仙台武士和仙台支持者在內的1,260名犧牲的平民的靈魂而建~
由伊達家族(當時為第14代當主伊達宗基)和前仙台藩士出資建造~
這個在弔靈碑前的小道上舖的石頭,有一個像滑冰鞋的圖樣(紅圈處),因為羽生結弦而爆紅~
羽生結弦是誰?
羽生是花式滑冰史上首位及目前唯一男子單人滑青年組和成年組主要賽事超級大滿貫得主~
共十九次打破世界紀錄的花滑名人,而他正好是仙台人,來瑞鳳殿祈福的同時~
又為仙台宣傳旅遊的景點之一是瑞鳳殿,而這裡剛好有這個形似滑冰鞋的舖路石,就紅了~
這裡有個登山健行的"經ヶ峰散策路",沒有真的去走不知難度~
如果有時間走一遭倒是不錯的吸收芬多精之旅~
來到伊達政宗兒子孫子的陵墓了~
首先來到的是兒子的感仙殿~
就是第二代藩主伊達忠宗的陵墓,它於1985 年於瑞鳳殿之後重建~
忠宗是一位在確立法治、開發田地、治水、建港等方面都表現傑出的藩主~
這是第三代藩主伊達綱宗的陵墓-善應殿,它與老爸感仙殿一起重建~
綱宗是有藝術天份的藩主,擅長書畫、描金漆,所以瑞鳳殿境內有很多他的手筆~
但他在政治上表現就沒老爸和爺爺好,19歲執政兩年後就被幕府逼迫退位隱居~
妙雲界廟是第九代藩主親宗以及第十一代藩主成吉和其妻子斯波公主的墳墓~
因為"工事中"圍起來就沒看到,這區主要就是看這兩位政宗子孫的靈屋~
看完也就是結束的時候了,順時針走到此,就是另一邊的階梯,準備下山離開了~
途中還會經過這個石碑:西討戰歿之碑,是為在戰鬥中陣亡的政府軍立的紀念碑~
還有一條岔路到"御子樣御廟",是公子公主們的墓所~
岔路前方還立了個"國寶-伊達政宗,伊達忠宗靈廟之碑",這應該來時看到的~
結果我卻是回程途中才看見....XD
瑞鳳殿雖是陵墓,但一點也不陰森,山上環境清幽,高聳杉樹滿滿芬多精~
華麗的桃山式樣的陵寢建築也讓人不覺得恐怖,更像是個漂亮華麗的建築展~
還是仙台秋季的賞楓名所,下次有機會來東北追紅葉的話應該會再回來看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