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武昌宮和浙江泰順廊橋後,我們往日月潭方向前進~
但中途也停了幾個地方下車活動活動!!
首先來到南投三大書院之一,集集的明新書院,這個書院牌樓感覺帶了原住民鄒族的FU~
明新書院現址位於南投集集東昌里,台16甲線省道旁,舊時稱柴橋頭~
從牌樓進來後到明新書院門口還有一點距離~
一邊是有著紅磚矮牆的民宅,一邊則是與明新書院相連的永昌國小~
明新書院位於南投縣集集鎮,於清光緒年間(約1885年)創建~
和藍田書院、登瀛書院並列為南投三大書院~
現為集集鎮重要觀光景點之一,也是集集鎮教育、文化、宗教等的重要中心~
之前921大地震時有毀損,目前已經修建完成~
舊明新書院平面圖頗有滄桑感啊~
新的平面圖也順帶把書院的中英文簡歷給呈上~
明新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光緒年間,集集這裡因開發中央山脈及樟業大興的影響~
街肆繁榮,人文跡象呈活躍,於是士紳倡議建明新書院於柴橋庄~
而在光緒九年時濁水溪氾濫流下許多巨木,就利用從山內流出的木材來籌建廟堂~
明新書院建築坐東朝西,為三開間,單進二護龍的建築,屬於傳統閩南式三合院建築~
三開間的正殿,地坪升高5階,使殿宇特別明顯~
明新書院也在日月潭順遊景點路上,所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也有介紹(點我看介紹)~
書院對面就是正對著沒有任何隔閡的永昌國小,在921時校舍全被震毀~
因得到獅子會的協助重建,成為全台第一所完成災後重建的學校~
而且棄磚瓦用樹籬把永昌國小變為無圍牆的開放式校園,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
回到明新書院,書院正殿為講學所在,殿宇高聳,屋頂脊樑上以童子馭麒麟飾,栩栩如生~
兩側置龍一對,花草、四腳綴飾,左右對稱,表情生動~
神龕上主要奉祀文昌帝君神位,配祀有制字聖,紫陽夫子神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
正殿上方有清光緒帝賜頒的"掌屋文衡"匾額,被我拍得烏罵罵看不清~
主要是因為明新書院雖號稱書院,實為義學~
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書院所有的田地二十餘甲和廟地,捐給集集公學校作校地~
由鄉民集資八百元,再度遷回到柴橋頭現址,還改過名為"崇德堂",之後才又改回明新書院~
這兩位學子這麼誠心啊~哈哈!!
彤姐也不知真心還是好玩居然還問可否考贏她閨蜜而擲筊,神明還給個聖杯~
讓她高興不已,雖然後來也沒考贏(她閨蜜學霸)還差很多~
除了中殿主奉的文昌帝君,右殿則供奉東嶽大帝~
一旁的香櫃和籤詩櫃看起來都像是舊物,很有時代感~
左殿則供奉地藏菩薩~
看到這兒可以發現書院裡不論是神龕、懸匾、門廳、側廊等處~
都有對聯張貼著,彰顯了明新書院傳承儒學宗師的宏願~
寺廟都會有的暮鼓晨鐘,這個銅鐘感覺也是舊物~
兩側廂房也各有些規劃,不論是做讀書室或會議廳~
門旁一樣有對聯,屋內也都是清朝民初或日治風格的舊傢俱~
穿梭在這些走廊之中仍可感受濃濃的復古中式建築的情懷~
明新書院一旁草地上,有這個水牛雕像吸引小捧油們拍照~
原來明新書院左側廂房,目前除了做為書庫,也擺設許多農村民俗文物~
如牛車,車輪,水缸,石臼等,三合院的書院建築配上這些農村文物,顯得更加地古意盎然~
居然還有一面牆有龍的裝飾壁,趕快叫屬龍的彤姐來與之合影一張~
明新書院於民國74年奉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修護都是依古貌建材~
日式風格是日治史實的證明,然而其簡樸古拙的格局,則是漢族移民屯居的精神所在~
離開前看見牌樓反面的文字,是"吾道文斯"還是"斯文道吾"呢?
依傳統中文寫法是由右至左"吾道文斯",但"論語"裡曾有"天之將喪斯文也...."等句~
斯文指的是文明禮樂,也是古代書院之魂,書院正殿也刻有這"斯文"兩字~
我想應該是近代受西方影響,管它中英文,橫式書寫時都變成是由左向右了吧~
離開明新書院後續向日月潭方向前行,公公說要帶我們去水里吃好吃的冰~
於是來到了台電位於二坪的大觀冰店~
這裡還附上了水里景點和食宿商圈地圖供大家來水里玩樂,還有吉祥物酷咩歡迎大家~
大觀冰店隸屬於大觀發電廠員工消費合作社,這裡提供戶外飲食空間、洗手台、廁所等~
我們大部分的人買冰棒吃,只有幾個人吃冰淇淋~
冰棒(枝仔冰)最便宜,清冰棒8元,其他口味有10-15元,冰淇淋和雪糕22元~
彤姐和芸妹吃紅豆牛奶冰,大姑丈吃牛奶冰淇淋,張總裁搞怪吃核桃牛奶鹹冰棒~
如果不是他要開車,他想吃紹興米糕冰XD
我則吃紅龍果冰,本來想吃大豆冰,但怕太甜~
想說紅龍果本身就有水果甜應該砂糖不會加太多才是,好在吃起來頗清爽不會太甜膩~
兩位可愛的七十多歲美女為了健康不吃冰,只看著大家吃得笑嗨嗨~
抓拍翔哥獨自坐在一方吃冰的模樣~
其實這條路上距離不到300公尺就有兩家冰店,一家是比較山上的這家大觀冰店~
一家是比較下方,但是卻有大景可看的二坪冰店~
公公說大觀冰店比較久,牆面上也顯示是60年老店,而二坪冰店是後來明潭電廠成立才出現的~
至於誰比較好吃各有擁護者吧,兩家的冰品品項說是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
都強調使用電源保護區的天然山泉水,以及台糖特級砂糖來製冰~
誰比較好我想真的見人見智了吧~
吃完冰棒,決定還是到水里市區吃個簡單午餐再往日月潭去~
二姑姑找到這家謝家肉圓還蠻多人推,也算是水里老店(據說民國38年就存在了)~
謝家肉圓(35元)以低油溫油泡,外皮吃起來是我喜歡的QQ口感~
內餡就正常肉塊和筍子的組合,筍子味比較重,搭配自製的米醬汁和辣椒醬(放桌上自己加)~
算是合我胃口,湯有豆腐湯,貢丸湯和綜合湯(15-25元)偏清淡~
讓我想到是不是該把湯倒進吃完肉圓卻還有不少醬汁殘留的肉圓碗裡~
因為台北西門町萬年吃甜不辣,豐原廟東夜市吃肉圓,都附有清湯讓人加到剩下的醬汁裡喝...
大家覺得不錯吃也不貴,所以吃一顆覺得空虛的人就都會點2顆吃吃~
小捧油們除了上國中的翔哥接受吃肉圓,其他三位路過八方雲集都說要吃煎餃~
於是乎這三位就各點一碗玉米濃湯和十顆煎餃吃~
大家吃飽喝足,就真的要不停留直接殺到日月潭去也~~
(其實後來大家又停留中途看到很多在地人光顧的麵包店"小二家烘焙"買麵包...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