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觀堂的紅葉繼續賞啦!!
從阿彌陀堂出來後,先繞回去御影堂旁走上多寶塔(有紅色箭頭指引)~
然後原路下來後走極樂橋看放生池和弁天社~
順便逛逛畫仙堂和附近美到爆的紅葉群~
從阿彌陀堂出來後有個階梯,很多人喜歡在這裡取景~
穿著和服和古寺紅葉拍真的超有fu的,就是人潮真的太多XD
下坡方向迎來陽光,紅葉透光更是美侖美奐~
階梯兩側分別有個和平觀音像和寶篋印塔,都是和佛教相關~
佛經中"寶篋印"全名"寶篋印陀羅尼",指寶篋印真言咒.供奉它的塔就是寶篋印塔~
接著我們要上山去多寶塔看大景了!!
但沿路卻還是被楓紅吸引不停拍照~
經過御影堂前的滿地紅葉,還是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來拍照~
沿著階梯拾級而上,會先經過開山堂~
開山堂只能經由諸堂入口走至臥龍廊進入,外面就是經過而已~
多寶塔是寺院建築中佛塔的形式之一,為二層的建築~
在日本的佛塔建築中,多見於天台宗、日蓮宗與真言宗的寺院~
多寶塔源自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卷,多寶佛端座於寶塔中~
出現在法華勝會中,法華經曼荼羅最中心,為釋迦佛與多寶佛並座於多寶塔中~
以上為維基百科的介紹,永觀堂官網沒找到介紹,不知它的多寶塔裡供奉有誰~
上來主要是看大景啦,這裡可以看到京都市區~
也可以向下眺望被楓紅包圍的永觀堂~
上來到此一遊是楓紅照,不是和快百年歷史的多寶塔合影......
很喜歡看透光的楓葉,即使它已經快枯萎~
看完大景下山了!!一條小小山路隨時都擠滿人潮~
下來走的路和上去的路一樣,看的景也沒啥不同,但就是忍不住一拍再拍啊~~~
經過御影堂正面,想給它個全景都不容易,時不時有人經過或拍照XD
御影堂前有座極樂橋位於堂前放生池上,橋上拍到的風景就是永觀堂的"定番照"了~
我也擠在人群裡卡位拍了一張~
太多人在橋上和橋下,無法拍到其全貌,只好借助Google街景讓大家看看了~
就一座不長不寬的橋上,可能怕人潮太多有不小心跌落池中的意外~
在紅葉季時會往上架起竹子欄杆,拍了橋上定番照我就走下階梯拍張弁天社橋的近景~
不過下橋前遊伴快速幫我拍了張合照~
雖然焦跑到弁天社橋上了,但我也只有這張紀念照了~
下橋後在池邊有一片很漂亮的楓樹林還算紅通通,也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
我們繞著池邊來到以一石橋連接的池中小島--弁天社橋邊~
弁天社鳥居掛著"辨財天",可以知道弁天社供奉的是日本七福神中唯一的女性~
也算是有財神屬性,所以日本境內許多辨財天的神社都有錢洗財富的傳統~
和我們去寺廟求錢母類似原理吧,但這間永觀堂附屬的小小弁天社我就不知有沒這習俗~
但反正在紅葉季裡永觀堂也不開放遊客進入,只能從入口鳥居處遙望橋另一邊的神社了~
想祈求好運財運的人就在鳥居前向其合十祈福,有心最重要~
從池邊抬頭望向山中,多寶塔也進入眼裡,人潮依舊不斷啊~
弁天社前道路兩旁也是楓紅的緊,拍拍看看走到了畫仙堂旁前~
畫仙堂前這對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地藏石像很吸睛~
配上這滿地落葉帶出的禪意感,頗讓人想靜心坐下來閉眼打坐來著~
但還是這楓紅把我打回紅塵之中啊,都快想繞著地藏360度都來拍一張了~
畫仙堂獨立在諸堂之外,我們到訪時有特別公開可看的展~
是佛畫中常有的"淨土變相圖",但我們要趕去另一個神社以及後來回來看夜楓~
所以匆匆在門口觀望一下就走了~
"淨土變相圖"最有名的是中國的莫高窟,大家可以上網看看就可理解~
畫仙堂對面有個茶室,茶室設有許多戶外雅座~
很多遊客會買串糰子加杯熱茶或紅豆湯在此坐下休息飲食順便賞楓~
人潮太多我們又趕時間,就先不附庸這個風雅了~
從放生池流出的小溪流,配上紅黃棕綠葉也是很有律動的大自然美感~
然後忍不住就要拍一些紅葉特寫了,不論是樹梢上的,地面上的,甚至是水中飄的~
在永觀堂裡看起來都有些味道啊~~~
這片被午後陽光照耀的紅地毯及紅葉林瞬間又讓我停下趕路的腳步~
又胡亂的快快拍下幾張美麗的照片~
紅地毯另一邊是黃地毯為主,也是美得不行~
有時候雖然有點遺憾見不到最繁盛的紅葉見頃盛況~
但見頃後到全枯萎前這半頹廢的美感也讓人覺得很有視覺衝撃~
難怪永觀堂被稱為京都的楓葉之后,甚至還稱京都的秋天是"紅葉的永觀堂"~
雖然已不是最美的見頃之時,卻也讓我驚豔不已,久久不能忘懷啊~
2024年永觀堂紅葉季時間已出,時間如下:
寺寶展(白天9:00-16:00,17:00閉門)11/11~12/8,一般拜觀料:1000日圓
點燈(夜晚17:30-20:30,21:00閉門)11/11~12/1,中學生以上拜觀料:700日圓
曾去過的京都賞楓地:
圓光寺:秋的拜觀-11/9-12/8,一般拜觀料:1000日圓
京都洛北叡山電車楓葉隧道:https://cindyyeh0322.pixnet.net/blog/post/9618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