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檜意森活村,因為本來想去吃的店家老闆掃墓去沒開~
所以就近吃個火雞肉飯後我們來到朴子的故宮南院吹風朝聖!
這是我們在故宮南院的參觀路線,基本上我們並沒有走太多的公共設施~
一方面當天南院晴天但風強吹起來冷吱吱,二方面來這裡我私心是要讓彤玩一下啦!
故宮南院含公共設施很大,要走透也需要點時間~
行動不便或想省時不想走的人可搭他們的付費高球車遊園!
臨水廣場的造景噴泉,石頭擺得很藝術~哈!
這半邊向西去就是一堆園區戶外造景(地圖編號2-9),時間允許是可以來走走滴~
彤不是想和這個碑拍照,她是要和下面的小花拍照……
這碑另一面寫著:南北故宮,文化均富~
是說南北有故宮跟文化均富啥關?要培養文化不是只有故宮才辦得到吧!
園區中間有兩個人工湖,一個是生態滯洪池,一個是照片中的景觀池—至善湖~
等大家上洗手間的同時,我們則拚命在強風中拍照!
風強到看湖邊水波,好像是海邊有海浪拍打岸邊的情景呢~
故宮南院位於嘉義縣太保市,鄰近高鐵嘉義站及蒜頭糖廠~
主要展示品為亞洲藝術文化,該館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另設有主題庭園、人工湖和旅館!
故宮南院設置其實經過很多風風雨雨,主體建築也換了設計團隊,這段歷史可看維基解密~
現在的主體建築由姚仁喜設計,建築高度29.3公尺,造型以三個流線型量體交會組成~
運用龍、象、馬為設計元素,分別象徵中華、印度與波斯三者間的文化交流~
因為定位為亞洲藝術博物館,所以戶外空間也展示很多亞洲藝術家的裝置藝術品~
這是伊朗藝術家的創作,主題是最美的回憶...嗯,大家好好發揮想像力吧!
至善湖區設置跨湖景觀橋,名為至美橋,作為院區南側入口至博物館主體建築的進出動線~
橋長141.74公尺,橋拱最高處17.5公尺,約為主體建築高度之一半~
橋面微向南傾斜,南北端高程差一公尺~
為呼應主體建築的造型,銜接建築量體動勢,景觀橋的結構形式與造型採用書法中草書的形式~
以富韻律的動態氣勢引導入館人群接近主體建築,並提供參覽遊客最獨特與舒適的步行經驗!
以上擷自官網說明,可點官網看更詳盡的介紹~
橋上看到這只特別的垃圾筒,造型很符合故宮的特質啦,只是垃圾筒口大小大概只能丟寶特瓶吧!
至美橋連接到故宮主體,可分為到二樓的看展購票入口,和到一樓的餐廳等等公共區域~
我會排來故宮南院的原因,除了來朝聖,主要是帶彤來這個兒童創意中心玩啦!
一進入會看到這個環型劇場,引領大家認識亞洲知識~
彤第一站來到亞洲陶瓷,有一區是拼盤子瓶子的立體拼圖~
她對這個有興趣,還願意排隊等待,可惜這沒很好拼,我也搞得焦頭爛額後才拼出來~哈!
第二站來到當期特展的—越南的食衣住行文化,現場擺設蠻像我們的市集小攤~
越南的粽子很可愛,有方形有柱狀形的~
彤在這裡打鼓和"煮越南菜",煮菜她玩很久,不斷端給姑姑阿公等等人吃......
第三站來到亞洲織品,這裡有給人試穿亞洲各國傳統服飾,還可拍照上傳~
可惜沒彤的SIZE無法穿,彤只好怒點螢幕......(其實它不是觸控螢幕但它會輪播)
第四站來到亞洲茶文化,但這小妮子沒心學習,就隨意拿些小杯杯和挖勺就玩起來!
第五站來到播放印度史詩影片的亞洲劇場之.....對面牆上玩磁鐵~
這裡是除了煮菜外玩最久的地方,叫都叫不走......XD
好不容易把彤帶離兒童創意中心,我們步上樓梯來到二樓的大廳,這裡是購票及看展的進入區~
前面有說到南院建築主體以三個流線型量體交會組成~
這一部分是建築主體東側的「虛量體」,包括公共服務與辦公空間~
以深遮陽的結構式窗框提供戶外景觀,就是有大片的玻璃帷幕引進大亮的陽光啦!
這邊的感覺就像蘭陽博物館(因為也是姚設計滴),也是使用大面積玻璃帷幕引陽光入內~
這樣感覺好好的空間就拉彤來自拍啦!
另一邊西側是「實量體」,包含典藏與展示空間,外皮以三角形石材與鋁板覆蓋~
東西側兩量體的設計分別象徵書法裡的飛白(玻璃帷幕那側)和濃墨~
這兩量體中間二樓售票入口外,原本有成龍贈送的十二生肖獸首~
但現在只看到被"黑盒子"包起來......@@
兩個量體間的「中間量體」(像個寶蓋頭) 還有運用書法裡的渲染~
則始於南端的跨湖景觀橋頭(至美橋),穿越虛、實量體,終於北側湖岸~
不愧為故宮,連建築都用很深奧很唯美的形容詞來形容~
對故宮南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官網和維基(歷史較血淋淋)好好了解一番囉~
達到我來故宮南院的目的(彤玩得笑嗨嗨)後,要來趕大Delay後的行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