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把羅馬這座商業古城連人帶城全淹沒了~
一千多年以後因為一塊刻有龐貝字樣的石塊出土,龐貝古城才重現在世人面前~
龐貝古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構造完全與當時相符的城市,它一點改變也沒有~
所以是了解古羅馬人政經及生活情況的最佳實地堪察處了!
1997年龐貝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一出餐廳門口的正對面就是龐貝古城~
正式進入龐貝古城前,有一位漂亮的義大利美眉出現,她是我們的導遊~
義大利政府規定許多古蹟景點的導覽需用本國籍的導遊,所以不會中文的她還是要請~
龐貝這裡有一位中文呱呱叫的阿伯導遊很搶手,今天無緣"被他導"~
只有美女跟著走路打雜並聽Larry的解說囉~(在桃園機場時他已經每人發一付無線耳機)
這是Google Map上看到的龐貝(紅色線圈起來處)~
沒圈不知道,圈起來後好像一條魚哦~右邊競技場好像魚眼一樣!
不知跟龐貝漁獲量很豐富有沒有關係~
Google資料說藍色線是龐貝城的主幹道有兩條東西向,一條南北向~
但大廣場旁的幹道(綠色線)我覺得也很大條耶~
進入龐貝城後,美女導遊拿出龐貝地圖給大家看~
依Google Map上看到的位置,大約繪出我們在龐貝走的路線圖~
依圖看其實我們只走了龐貝三分之一大的區塊而已,不過精華景點大部分在這裡~
走在外圍處時,看到一棟嶄新的建築物,據聞是要做博物館來著~
但在古蹟上蓋這麼新的建築物,似乎也引起正反兩極的看法,認為它破壞了古蹟的風貌~
我覺得義大利政府在蓋時已經有考量和龐貝古蹟結合了~
如果把建物弄得舊舊的會不會格格不入的感覺就消失了(我想義大利人是不喜歡古蹟上有新建物吧)
我們是從靠近餐廳的出入口進入的,這裡只能走在城牆外圍~
繞過有這棟新建物的城牆,就看到Porta Marina的入口處~
牆上顯眼的紅色是有名的龐貝紅~
Larry和美女導遊在這裡買了門票以及拿了英文版的龐貝導覽簡介給我們留念~
說英文版比較有紀念價值......ㄟ~不過我還是想看簡體版的簡介比較看得懂......
售票處地勢比較高,往龐貝古城望去就可以看見主要出入道Porta Marina及城牆~
而在城牆外的還有庇鄰而居的浴場Suburban baths手冊有介紹~
有冷熱池還有水瀑當然少不了羅馬式壁畫,還蠻想看看私人擁有的豪華浴場咧~
Porta Marina and the city walls
Porta Marina 是龐貝古城七個城門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出入口叫港口碼頭門(簡稱海港門)...??是這個門有一條路直通港口所以命名之啦!
出入口有兩個拱門,小的給人走的,大的給馬車走滴,但現在小的封閉人都走大的~
進來城內後,城裡都是這般的大石子路~
石子與石子間的白色碎磁磚,是為了夜間的行人和車反光照明用~
跟我們現在馬路上的反光板和反光釘的道理一樣滴!
照片上方中間偏右處就是從海港門走進來處~
左上角樹黑壓壓的地方是一直在維修,只有一根柯林斯柱可看的維納斯神殿~
Basilica
古羅馬時期的大會堂,用於開會,仲裁(法院)及商業交易用,建築物大約建於西元前二世紀~
這種建築風格也是後來基督教教堂的基本款呢~
龐貝古城屋舍的屋頂,大都因為被厚重的火山灰掩埋而倒塌,只剩下列柱底座~
大會堂的廊柱是用紅磚砌成的,再塗上石灰和石頭質感的色彩來以假亂真~
呵~不是說龐貝很繁華嗎~
這兩根應該是真的石柱吧,當時想在前方架腳架和張總裁合照~
卻被龐貝管理員制止,想說不能拍照嗎,原來是不准架腳架,或許是怕破壞古蹟吧~
但...廣場就是一般的沙土(夏天還有長草,冬天都光禿禿滴~),算了,要維護國格~
Temple of Apollo
阿波羅神殿是龐貝最早的神殿之一,約西元前575-550年就有~
但現在存在的樣式是在西元62年時發生的一場大地震毀了後重建的~
沒想到重建不到20年後就又被火山爆發給埋了~
神殿建築特色主要是義大利式結合希臘的元素,主要是廊柱的柱子啦~
看神殿上左右兩側各有一根柯林斯柱,聖壇前還有一根頂著日晷的愛奧尼亞柱~
這根柱子和日晷始於羅馬開國皇帝奧古斯時期(就是說龐貝被羅馬統治時才有滴)
面對神殿的右手邊有阿波羅神像,左手邊則是戴安娜的神像~
但戴安娜的下半身已經毀損,所以用一塊大石頂著......
兩神都被做成弓箭手的模樣,不知用意為何~
現在兩尊神像真跡都在拿波里博物館,龐貝很多可以移走的真品都放到那裡去了~
如果想看本尊的就要去博物館看,不過我覺得在現場它原本的位置看比較有感覺就是~
所以除非是博物館才看得到的古物,像這種原址是假貨,真跡在博物館的~
我倒不會特別想再跑博物館看真跡(像佛羅倫斯的大衛像也是),因為我也看不出差別呀~~
Forum
大廣場或稱中央廣場吧,上述建物跟下述建物都是圍繞著這個大廣場周圍~
這裡就是是古龐貝城的政經中心~
這天在龐貝天氣沒有很好(不過適合逛古蹟),雲層很厚很重,所以拍不到藍天下的龐貝~
好處是不用曬太陽啦,因為龐貝是沒什麼遮蔽處的,下雨或大太陽逛龐貝其實應該都會很累~
但還是想要有藍天的龐貝,所以跟張總裁的合照很假的key層藍天,很無聊吧~哈哈!
這個廣場旁的希臘風格的列柱是某神殿的門面,它有混搭的風格~
下排列柱是多立克柱,又稱男性柱;上排柱是愛奧尼亞柱,又稱女性柱~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ildings
公共行政區,也就是公家機關所在地~
因為沒有統一興建,所以這群建築物有不同的建造日期,地震後也有改建~
不過這些建築大多是地上舖大理石的長方形建築空間,是行使行政權的地方~
還有一個法庭是主持集會和監督投票程序的地方~
對,龐貝可是有選舉制度滴,城內牆上還有競選標語的遺跡,可惜這次沒參觀到~
公家機關前的不知是牆面還是什麼柱體(就是上上圖中間那個柱體,左右也各有與其垂直的柱體)
我們也很無厘頭地當比例尺來表示這個柱體之大......
Temple of Jupiter
朱彼特神殿,也就是宙斯啦,希臘叫宙斯,羅馬叫朱彼特~
從第一張照片和大廣場的照片就可知道,朱彼特神殿位於背對著維蘇威火山的大廣場中間位置~
它也和公共行政區的建築群隔著大廣場南北相對著~
神殿供奉三位一體神-朱彼特(Jupiter),朱諾(Juno)以及米諾娃(Minerva)
朱彼特神殿和阿波羅神殿一樣建在高台上,現在也只剩這個高台和上面六根高低不一的柱子~
從面對朱彼特神殿的左手邊處,往公共行政區望去~
覺得這個建在小丘上的古城其實環境真的每賣~
如果沒被火山給埋了,現代或許就成為高級別野區或是度假區了~
Building of Eumachia
歐瑪奇雅樓是女祭司歐瑪奇雅建的,廊柱上方的橫樑上有刻字~
意思就是此樓是依歐瑪奇雅的意思建立的~
這些柱子紅色磚造的部分是古蹟修復時加上的,因為原本的柱段已不在~
而義大利政府又規定古蹟補修部分要和原古蹟材質顏色不同做為區別~
立意雖好不過現在聽說因為不同材質的熱漲冷縮係數不同,這些回復的古蹟又有點岌岌可危了~
歐瑪奇雅樓後方有塑膠框框起門楣的地方是一個大廣場,考古學家認為是當時布匹的交易場所~
而塑膠框起的門楣有很多栩栩如生的雕刻,我想是因移不走而保護真跡的作法吧~
Sanctuary of the Public Lares
這個是地震過後,龐貝建來獻給他們的守護神,希望祂能守護龐貝~
不過好像沒啥用處,因為龐貝過沒多久就被火山掩沒了~
Macellum
中央食品市場,其實應該是在這四座半圓屋頂建築的後方~
龐貝有出土不同的錢幣,所以就判斷龐貝有類似現代銀行可做錢幣交換的地方~
而Macellum前的這四窟便被認為是當時的錢幣交換所~
Macellum的入口在面向交換所的右手邊,但Larry沒帶我們進去~
我也就忽略它了......>_<很可惜,裡面有當時洗魚鱗處的12根基柱,龐貝紅的濕壁畫等等~
來到大廣場的另一邊,三根多立克柱後的就是阿波羅神殿處~
這裡有許多大石頭就這樣隨處擺著,真是令人不勝唏噓啊~
Forum Granary
接著來到穀物交易所,這裡是地震後才建的,不是還沒建完就是還沒啟用~
總之都還沒用過就被火山給埋了~
現在這裡就堆放著從龐貝出去的一些古物~
例如雕像啦,小柱子啦,還有生鏽的錨~
架上則陳列了許許多多的陶甕,高瘦胖矮風情各不同~
中間桌上則放了一具石膏像......?!
龐貝人和動物的屍體在膠結的火山灰中腐爛後留下形體的空隙~
考古學家利用白膏泥灌入空隙取得其形狀,真實顯示他們在災難來臨剎那間死亡的情景~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蹲坐著掩著口鼻的人(右圖)~
為保護肚子嬰兒的孕婦趴著因難以呼吸也掩著口鼻(左下圖)~
還有因為痛苦扭曲變形的小狗(左上圖)~
看到傾壞的建築還沒太大感想,看到這些還原的石膏像還真的很觸目驚心~
也想起很久前皮爾斯布洛南演的一部火山電影-天崩地裂~
出了廣場區,平復一下心情,接著就要進入龐貝城尋常百姓人家和有錢人家裡看看啦~
喔,上圖是靠近中央食品市場保存尚完好的拱門Drusos Arch~
手冊上寫Memorial Arche"s"(不知是否含和它相望的另一座Arch)
原本拱門上有幾個早期的羅馬皇帝雕像(如尼祿),不過今日已不復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