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搭乘仙台蘆葡兒循環觀光巴士停留第四站,是編號13(註1)的仙台媒體中心~
然後再坐回仙台車站,在附近的商店街走逛,最後去吃仙台有名的牛舌當晚餐做結尾~
仙台媒體中心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所設計,榮登平成十大代表建築物的榜首~
這個建築是由6塊地板(金屬板),13根形狀像搖晃海草,稱為管柱的鐵骨獨立軸的單純構造~
構成地下2層,地上7層所有的空間,其設計強調樓層中完全沒有牆壁~
而整面的玻璃,能從外面直接看到支柱的骨架結構~
對於這樣的構造和設計,吸引許多從世界各國而來的建築相關人士來朝聖~
鑲在1樓的玻璃可以自由開關,在仙台定禪寺大街爵士音樂節之際~
南側的玻璃(就是面向定禪寺大街的)全都會打開來進行藝術活動~
這樣的仙台媒體中心讓許多面向定禪寺大街的祭典和活動得以舉行~
更飛快地提升定禪寺大街的功能,大大地發展了市府當局所謂的"學都仙台"、"樂都仙台"~
媒體中心內部由仙台市圖書館和公立美術藝廊等組成~
不但是仙台的文化收藏中心,也肩負了藝術中心的任務~
一樓的諮詢櫃枱也是設計得很有藝術感~
這棟建築有大小不一的電梯、光電與空調管路貫穿~
我覺得讓空間看起來很有穿透力和自由之感~
1樓的開放式廣場不定期舉辦活動,也活躍了藝術、音樂(Live)和文化活動~
充份發揮做為仙台藝術關聯發信地、集客力的功能,讓周圍聚集藝術相關店和企業~
而1樓還有這個固定的小小賣場,販售很多在地人創作的商品~
仙台媒體中心的英語為Sendai Mediatheque,簡稱smt~
mediatheque在法文中的意思是"收納媒體的架子",所以市民圖書館也有影像音響資料區~
藝廊含有藝術工作室,可舉辦讓大家發表、欣賞作品的展覽和觀影會等活動~
是圖書館和藝廊的複合體~
我們喜歡搭電梯到最頂樓再慢慢逛下來,這層一出電梯口很空曠~
5-7樓是藝廊和藝術工作室,有些無法入內,有些要收費有些在換展就沒多待了~
2-4樓是市民圖書館,2樓的書報雜誌區相對3,4樓有更多的市民和遊客走動閒逛~
從二樓搭手扶梯回到一樓,剛好面向玻璃外,種滿櫸樹的定禪寺大街~
看著看著會覺得這建築和這城市很沒有邊際感,是一體的~
回頭來說,仙台媒體中心位於定禪寺大街上,定禪寺大街有點像咱們台北市仁愛路~
馬路中間有綠帶公園,這裡是每年12月,仙台"光之樂章"的主場景~
路上的櫸樹被燈光點亮,蘆葡兒觀光巴士也為此活動加開6天的夜間特別運行(點我看時刻表)~
這建築只有我比較有興趣看,其他人逛一圈就坐下休息了~
所以這裡待20分鐘就出來要坐車回仙台車站,準備來去逛街~
對藝文有興趣的人不妨來看大師級建築作品,順便來這裡感染藝術氣息~
挺過311大地震的仙台媒體中心,現在有311相關展覽,其他展覽請點官網查詢~
回到仙台車站,我們決定上天橋走去仙台站前商店街~
比較不會遇到有馬路沒人行道可過的問題~
仙台站前商店街位於仙台車站的西北方,由五條商店街組合而成~
東西向:
ハビナ名掛丁-算是仙台商店街的起點,這條路上大約都是較平價的餐廳,雜貨,咖啡店等~
CLIS ROAD-仙台商店街最熱鬧的一條,伴手禮,藥粧店選擇最多,我也在這裡消費最多~
Marble Road-因為有百年仙台在地藤崎百貨公司在的關係,感覺這裡比較多名牌店~
南北向:
VLAN DOME(ぶらんど~む)一番町商店街-接著Marble向北,有BELLAVITA寶麗廣場的FU~
Sunmall一番町商店街-往南接青葉通一番町,不長,也是比較百貨公司店的FU~
不過時間的關係我們只逛了ハビナ名掛丁和CLIS ROAD兩條街~
以及吃飽飯回飯店前,順路經過PARCO仙台2店,趁關門前閃逛一下(還買了個包)~
首先我們逛了一小段的ハビナ名掛丁~
小姑們去逛了唐吉軻德,對面的老店末廣中華拉麵(そば其實是蕎麥麵)聽說要排隊~
但我們逛時可能是平常日+不到飯點,是沒看到排隊的人~
為什麼只有兩位小姑和宗表哥去逛唐吉軻德呢,因為彤姐被外面擺的扭蛋所吸引~
她轉了兩顆一樣的,自我安慰說剛好可以和閨蜜一起擁有...XD
對面還有夾娃娃機,母女合力之下,印象中好像是以300日圓(就夾3次)夾到~
這個大耳狗她很喜歡,所以夾到後笑嗨嗨的,一解扭了兩個同樣蛋的失落~
心滿意足等姑姑們逛完唐吉軻德,我們繼續過馬路逛街~
基本上這張組合照片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從天亮逛到天黑,從ハビナ名掛丁又逛回ハビナ名掛丁~
過馬路後有一小段還是屬於ハビナ名掛丁,然後就緊接著CLIS ROAD了~
在CLIS ROAD上走沒多久,彤姐興奮得發現柯南的海報要拍照~
原來連鎖丼飯餐廳SUKIYA(すき家)和名偵探柯南聯名丼飯~
對此很想插播一下這趟旅程第一天從台灣飛到東京成田機場通關後~
我先一步去買車票(就點我看一下這段文唄),彤姐則跟著小姑他們去上廁所~
居然讓她在機場遇到一處貼著柯南和KID的大型海報,於是乎有了這合照~
第二天早上到達仙台寄放完行李從飯店走到搭蘆葡兒觀光巴士的站牌時~
彤姐在路邊的販賣機看到有柯南照片,她以為是飲料有聯名會有圖案在飲料罐上想買~
看半天才發現是類似喝他們家飲料登錄序號抽柯南相關獎品,並沒聯名~
彤姐就失望地(但老媽是HAPPY地)拍張照就離開了~
來日本兩天就遇到這麼多柯南的宣傳,它的系列電影真是一年比一年有錢啊~~~
CLIS ROAD上面掛著樂天職棒金鷲隊的衣服廣告耶,逛到這裡就開始有店家入內逛兼採買了~
首先是這家B-Side Label,創店於大阪~
主要概念是以貼紙為傳播媒介,用來表現一般大眾都能簡單易懂的藝術~
所以這間店以賣各式各樣的貼紙為主,包包,飾品,衣服等為附屬商品~
這個open歡迎很古錐~
小狸兒還有點低頭彎腰好像對著你說"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一樣~
店內貼紙圖樣多到爆,有跟動漫給合的人物,日本知名景點,原創人事物等等~
B-Side Label的貼紙都是防水且抗UV,我想應該很適合貼在硬殼的行李箱上吧~
看著眼花瞭亂的貼紙,彤姐駐足在當時剛看完沒多久的SPY×FAMILY的動漫貼紙前面~
最後她買了SPY×FAMILY的鑰匙圈,還送了一張浮世繪富士山(改編)的貼紙~
B-Side Label2024年5月由台隆手創館引進來台灣,超過500款貼紙在台獨家販售~
所以現在在HANDS京站和美麗華兩店可以找到B-Side Label的專櫃買貼紙囉~
我還沒逛過不知道台灣售價,一般貼紙約350元日圓一枚,可參考官網價錢~
GIGO是在日本擁有將近200間的大型連鎖遊戲場,大概類似我們的湯姆熊吧~
現在在台灣也有像lalaport和桃園的大江購物中心等地方有開設~
這家仙台CLIS ROAD商店街的分店B1才是遊戲機台,1樓是夾娃娃機~
彤姐居然只夾一次沒夾到就說不夾了...(大概並沒有特別想要那個娃娃吧~)
當初經過看到這三隻戴著馬具的馬布偶,就想到這裡大概是馬術或賽馬的什麼單位~
原來VIESTA是日本中央競馬會(JRA)在仙台CLIS ROAD上開設的競馬觀戰設施~
講白點就是賽馬比賽的現場轉播觀看(賽事大多是在星期六日)~
這間VIESTA Sendai仙台店是2022年底開幕,2024年中又在熊本開2店VIESTA Kumamoto~
因為有可以無需預約又免費進入的賽馬體驗設施"フリーエリア(Free Area)"~
對賽馬有興趣的朋友經過時不妨進去體驗一下~
走到CLIS ROAD快盡頭,就看到前方有點彩虹色的頂棚~
那便是仙台站前商店街的Marble Road了(是說過條馬路就取不同街名是怎樣)~
下圖左邊的大樓"FUJISAKI"是仙台在地的老百貨公司:藤崎百貨~
聽說有190年了(挖~~)看著對面商店都頗像百貨商場的~
決定回頭逛原來經過路過還沒逛的店~
CLIS ROAD有一間賣場有AEON超市,愛逛超市的二姑姑就說要去逛一下~
超市旁有間麵包店,我們買了一些麵包先坐下休息解饞~
二姑姑在這裡買到一瓶特價梅酒,想說今晚在飯店可以好好吃吃喝喝~
這算是內餡夾熱狗的麵包,外面的青蔥青醬口味讓這麵包吃起來還頗香~
彤姐決定再買一個回去當明天早餐~
離開AEON後繼續往回走,遇到這個第一次經過沒有特別駐足的三瀧山不動院~
在1865年(明治32年)時,一位加藤タケ尼津師因為眼疾,在第3、7、21天祈禱眼疾能夠痊癒~
痊癒的前一天,在汲水的時候撿到一尊4吋的不動明王尊像,於是恭奉在神龕中~
據說這是"三瀧山不動院"的由來~
也因此不動明王被認為是眼睛的守護佛,是許多祈求眼疾痊癒者會造訪的寺院~
這座寺廟也是祈求好運、家宅平安、生意興隆的場所~
因為在本堂入口旁也供奉了一位有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35年左右~
在仙台曾經存在過的人物--福神仙台四郎的雕像裝飾~
據說仙台四郎駐足的商家都會生意大好,所以成為仙台庇佑開運招福和生意興隆的福神~
穿越三瀧山不動院入口的注連繩,有一個小小的參道商店街"仲見世通"~
一間間的小店賣著佛具,日本茶,天津甘栗以及仙台四郎的專賣店~
我們主要被右邊"鮮綠色毛豆泥"的照片給吸引,去買了"ずんだ餅"吃
ずんだ餅是一種以毛豆泥(毛豆)為餡料的麻糬和菓子~
是日本東北地區南部,特別是宮城縣的當地料理和菓子~
我們買了兩串分食嚐鮮,發現雖然毛豆泥毛豆味淡淡的,但整體吃起來清爽又有點沙沙毛豆顆粒~
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因為覺得不錯吃~
決定買一盒冷凍的毛豆麻糬準備解凍後晚上配梅酒吃~
回到ハビナ名掛丁(就和CLIS ROAD連著),彤姐看到ABC Mart有她中意的NIKE黑色球鞋~
進去試穿選購,買了一雙黑色球鞋回台灣,到現在還幾乎是上學必穿鞋~
而腳上那雙變灰色的球鞋雖然沒壞,但它等於被彤姐束之高閣了~
地板舖的"舊町名碑",這裡在政宗的主政下是"新伝馬町",還標示了它東西南北各有哪些景點~
我們逛了兩個多小時天都黑了,六點半也差不多該去吃晚餐了~
來到仙台當然要吃有名的牛舌料理啦!!
仙台車站三樓有一條牛舌通(牛舌一條街),裡面集結了六家牛舌餐廳~
包含了四大牛舌名店:利久,喜助,善治郎以及伊達牛舌本舖~
但因為這牛舌一條街的餐廳在用餐時間經常都是大排長龍~
所以我決定去與車站共構,位於車站地下街S-Pal分店的味之牛舌喜助吃~
日本車站的地下街我時常在迷航,好在仙台車站的不算太複雜,看到大戶屋就知道到了~
一進門口的櫃枱上方,張貼著此店乃食品安全五星店,讓顧客放心用餐~
味之牛舌喜助創立於1975年,就是發跡於仙台,現在在仙台有六間分店~
此外,在東京,神奈川,名古屋以及大阪都設有分店,也能吃得到~
我們被帶到吧台旁邊,需要拖鞋入座的降板和室座位~
因為就是要來吃牛舌,所以我們大家都點一般厚切牛舌定食(左邊menu)~
怕彤姐不敢吃牛舌,我點炙燒牛舌定食給她,因為比較薄且炭火更足,味道她應該不排斥~
只希望這貴貴的定食仍不負所望鮮嫩好吃不是咬不斷的橡皮筋~
當然除了烤牛舌料理外,還有咖哩,燉煮等方式的牛舌料理及小菜和飲料~
烤牛舌料理管單點或套餐,都可以選擇吃多少分量的牛舌(請參考上面菜單)~
姑姑們和宗表哥都是點3枚6切的份量,我則是點2枚4切的份量~
因為我怕彤姐不敢吃她的炙燒牛舌要我一併消滅,所以乾脆點少點等著~
特切厚燒定食含有主食牛舌,醃菜和味噌南蠻,麥飯和牛尾湯~
這一般厚切的牛舌表面油亮亮,有碳烤的香味,中間的肉還透著鮮紅~
這牛舌吃起來爽脆中帶有那麼些入口即化的口感,總之鮮嫩多汁好吃!!
彤姐的炙燒牛舌為較薄的3枚6切,有鹽味,醬料和味噌三種口味,我幫彤姐點了味噌~
這牛舌加味噌炙烤得焦香味十足,口感軟嫩並不會乾硬~
而且牛舌厚度還蠻適合小朋友吃的,因為她吃了炙燒牛舌後很喜歡~
還想嚐試吃我的厚切牛舌,結果雖然也吃得很歡,但感覺就沒有比炙燒牛舌的有愛~
我想應該是炙燒薄切的口感較像牛肉,厚切的爽脆太Q彈點她不適應~
所以小朋友還是吃薄切的就好~
牛尾湯很夠味,日本湯都偏鹹了點,但還是喝得出來牛骨味~
湯上舖滿韮黃,牛尾也是有兩三塊在其中,喝起來頗滿足~
我很快就把自己的定食掃盤清空,只留了快四成的麥飯~
因為要配彤姐沒吃完的醃菜和牛尾湯裡的韮黃吃,休息一下幫大家拍個照再吃~
吃飽晚餐走回飯店前,大家逛到這間麵包店想說看看有沒有麵包可買~
結果發現這間麵包店Pensee(パンセ),是有名的賣牡蠣咖哩麵包的店,還得金賞獎~
這次沒吃到,加上另一個毛豆泥餡的菠蘿麵包,下次有機會再買來嚐嚐~
走天橋過馬路要回飯店,卻發現車站對面這個PARCO仙台二館有三宅一生的BAOBAO包~
二姑姑要幫朋友買(因為比台灣便宜了快四成),我就進百貨公司裡小逛一下~
其實百貨公司逛起來和在台灣的感覺差不多,或許台灣也很多是日式演變來的關係吧~
PARCO一樓有間寵物用品店,店外擺了這兩隻大型貓狗雕像~
像是把油彩從貓狗身上滴下的彩繪很是吸睛,彤姐義無反顧的選擇和貓合照~
回飯店途中卜還經過這個名為"希望"的雕像~
是希望東北人民能從311大地震後重新振作站起來重建家園與好好生活~
邊走邊逛邊走回飯店,準備去大浴場泡澡~
然後再聚個會喝個小酒聊個天,就結束這天的活動啦!!
註1:今年蘆葡兒仙台觀光巴士網站更新資訊,仙台城跡原路仍未通(預計是七夕前通)~
但減少了原先編號7停靠的"青葉山植物園西"此站,其他未變,但編號在其後的都減1號~
運行時間(9:00-16:00仙台駅發車)及間隔(每20分鐘)沒變,票價也沒變~
直接看日文版頁面一頁,可以直接把上述資訊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