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休息夠的環島第三天早上十點多,我們要出發一路北上去花蓮啦!!
中間就找幾個景點下車尿尿休息一下再出發~
六七個小時間行車距離175公里,期間我們居然也停留了六個點!!
哈哈,不愧為走馬看花的沾醬油團~
第一個點還沒出台東市,來到加路蘭遊憩區~
加路蘭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
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這裡離小野柳風景區不遠,原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置場~
經過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廢多次規劃整理後~
以生態工法開發,目前已成為相當熱門的遊憩區~
加路蘭遊憩區海岸的景觀--奇岩植被其實也都很有特色和看頭~
感覺可能因為是填土區,所以土地比海岸高了些?!
跟在屏東的龍磐公園看海洋大景有些像,只是沒龍磐公園那麼高,地質構造也不同~
不過看遠方時感覺很相似,但高度沒龍磐公園高深,近看的FU就完全不同啦~哈
台東近年在發展海岸的裝置藝術,每年都舉辦南迴藝術季~
所以在台東的海岸線上時不時會冒出新的裝置藝術,為這美麗的海岸增添另樣風情~
這個景點我只拍兩張空照,因為發現有東西遺忘在旅店,我只好飆開車回去拿~
來回多折騰了半個多小時,大家也逛完休息完,我只好直接走人,根本沒欣賞到這裡的風景XD
現在加路蘭遊憩區已有收費停車場,所以也算要入場費了~
接著我們來到第二個下車尿尿點:水往上流遊憩區~
這裡其實是台11線往西走產業道路上點山的地方,這裡也是很多旅遊團中途休息點~
可能因為這樣所以聽說這裡的公廁很不錯,但我沒上不知道,哈哈!!
"水往上流"是由於灌溉溝渠的動線大致和下坡的公路平行,傾斜度大於一般人站立的地面~
因為觀看的人們受到周遭許多大地型標地物的影響~
感覺溝渠的水流是緩緩向上,造成水往上流的視覺錯覺~
當旅人連著道路一塊看時,彷彿水往上流一般,是個相當神奇的地理景觀~
這些天降雨量多,溝渠裡水很滿,看不出來溝渠裡地的高低,所以也只能跟著視覺走啦~
這是一個由視覺造成錯覺的奇觀~
第三個停留點來到東河鄉的東河包子,本來是買來當點心的~
結果剛好大家不算太餓,決定東河包子當午餐在車上吃~
台東東河賣包子的不只一間,有"東河包子"、"纏記東河包子"以及"黃記東河包子"三家~
誰家最好吃可能各有所好吧,但就這家位於台11線馬路旁的"東河包子"名氣最大~
是說這間過去是專賣福州菜的餐館"東河飯店",肉包相當出名~
後來因老闆年紀大轉型專賣肉包,又從舊店址搬到現在台11線大馬路旁~
很多人經過都會停下來買包子,泥看看泥看看,滿滿的車子啊~~~
東河包子主打純手工製作,調味簡單能吃到肉餡的自然原味~
我吃到肉包和幾口筍包,好吃,但我在台北也吃過好吃的,就一個中規中矩的好吃包子~
但彤居然還頗喜愛,心中有放著東河包子一陣子,不過後來她不愛吃包子了~
真是善變的小女孩~哈哈有機會再去嚐東河另兩家有名包子~
東河包子對面有一家賣土特產的商店~
因為東河包子室內只有櫃枱(賣包子飲料和土特產)和買包子的排隊人潮~
座椅都在室外的騎樓,所以除了買包子的小姑和其大伯娘之外,家人大概都來逛這家店~
看起來有跟東河鄉農會合作,還有物產館啊,我們就是逛逛吹冷氣拍個照~
那個招牌冰砂真不知是故意寫錯還是真的寫錯......
第四個停靠站來到成功鎮農會,主要是這裡有簡餐的餐廳,但因為大家不太餓兼買包子充飢了~
所以沒有人去吃簡餐,就逛逛農會買買土特產~
我就帶著彤到處拍照,這時看那時候的照片突然覺得還是那時可愛多了,拍照都好配合~
之前還氣她拍照搞鬼不好好拍,誰知道現在是超級不配合拍照~
不是結屎臉就是閃鏡頭......XD
看,那時多可愛啊,試戴酷炫太陽眼鏡!!!
老爸老媽對農會員工推薦的鬼頭刀干貝醬很有興趣,服務人員跑去找貨(有沒有辣的問題)~
等的時間我帶彤跑到農會外來拍照~
其實這裡不是市區裡的農會總部,這裡是成功鎮農會花海園區~
所以屋後有一大片花海,建物其實是農特展中心以及旁邊幾棟像城堡的餐飲區~
這2020年是鼠年,所以有這老鼠造型的裝置藝術啦!!
餐飲區其中一間咖啡店外牆壁造型,用漂流木做成樵夫,很生動呢~
馬路對面有成功花海字樣,也有一些造景~
疫情期間保守營業,感覺花海園區並沒真的開放,這裡幾乎沒啥人駐足~
餐飲店也只有一兩間有營業,但也沒差,我們就是來走個過場的,有機會再來這裡賞花吧!!
拍個到此一遊,前一張嫌彤不知擺啥姿勢,請她擺個優雅淑女的,.結果就醬.........@@
採買完,就要搭久一點的車進入花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