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家族環島旅遊時特意安排了旅人驛站鐵花村文創館入住~
就是因為鐵花村音樂聚落在其隔壁(波浪屋後面紅色地點標記寫個旅字那棟就是)~
入住後可以輕鬆來這邊聽音樂喝咖啡逛市集啥的~
結果旅遊當天颱風過境,強風暴雨不說,聚落雖有點燈但也沒有市集開了....XD
白白浪費了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先機,這次來台東當然要衝一波了~
首先我們來到鐵花村的微光集,是近一兩年來新創的市集品牌~
這裡用美食和音樂打造出一個充滿台東味的市集~
中間人群圍繞的地方就是街頭藝人表演的舞台區,四周則有台東當地品牌的店家~
小捧油們來米咻小姐捧場糖葫蘆~
米咻小姐的糖葫蘆跟一般的差別在於她多了葡萄和橘子的選擇~
彤姐綜合糖葫蘆裡有葡萄,甜滋滋的糖葫蘆她當然都好吃,我一口也沒吃到無法評論XD
大捧油小鬼則喝了杯時光小酒吧的創意調酒~
看顏色難道姪子選了排名第二的阿美勇士?
第一名的藍色調酒跟他前年在墾丁大街點過的很像~
但應該不同,因為那杯叫"我在台東天氣晴"......
微光集有很多好吃的,墨西哥烤餅,山豬肉刈包,司康...等等~
當然除了吃的還有台東在地的伴手禮,農特產等攤商好逛~
而且聽說每天會更換20%的店家輪替,那住附近的人們真是太幸福了~
每天來這裡聽歌吃美食還可以不重覆...
因為我們吃飽飽來就無緣再吃其他好吃的了~
逛完一圈就往裡走去,中間有段一間間小木屋,也是一些小商家在經營~
就那間烤大爺店面很大一間~
烤大爺門口面對的是以前的鐵花路,也是因為這條路這個聚落才被命名為鐵花村~
啊鐵花路的由來是因為紀念曾當過台東直隸州知州的胡適老爸胡鐵花而來~
不是因為古龍小說裡楚留香的那位愛喝酒的好朋友胡鐵花哦~
這裡是舊台東車站原址,於2001年交棒給新車站後(離得還真遠),沒了原先的交通樞紐地位~
但在縣府和在地聯手努力改造後,這裡就轉型成鐵花新聚落~
鐵花路也舖上人行道磚變成行人散步逛市集的徒步區~
鐵花路的兩支郵筒彩繪得很可愛,在這裡寄張台東明信片回家麻每賣!!
鐵花路沿路上掛滿這些彩繪的熱氣球燈海很吸睛,一定要與之合影的啦!!
鐵花路上另一邊則有假日慢市集擺攤,顧名思義就是周五至周日才出攤~
微光集一般是周四至周日擺攤,暑假則改為每天,不知鐵花路上的假日慢市集有沒變每天~
這裡賣的東西其實比微光集更多元,就真的比較有夜市的FU~
這裡可能不見得都是台東在地的元素,但也有很多創作者和小農隱藏其中~
展售他們的創作小物或是鮮作的食物~
這裡是最近上新聞的台灣好基金所經營的鐵花村音樂聚落。慢市集~
這個露天音樂會要購票入場欣賞,但因為是露天,旁邊經過時還是可以免費聽~
最近新聞說年底要熄燈的就是這個露天音樂會和舞台背後的慢市集小藍屋~
這個音樂會連張惠妹,陳建年,張震嶽,紀曉君等歌手都來表演過~
停了真的可惜~
逛過音樂聚落又回頭走到波浪屋,這裡其實有個正式名稱叫"TTstyle原創館"~
波浪天頂的設計概念來自於台東山與海的意象~
豪邁伸展的曲線,有如海浪的波動以及層疊山峰的壯碩~
下方恩典之柱的圖騰設計,紀錄原住民祖先的生活態度與文化~
這波浪真的造得太突出,2020年那次也是因為這個波浪屋而來~
結果沒看到就是XD
原創館整體結構以五十個貨櫃,用鋼筋打造而成~
有十多家原住民手作原創商品店和特色餐飲進駐,是台東原創的新聚落~
TTstyle有四層樓十幾間店面,這種特殊結構的建築都是藝術好看~
但實用性普普,因為這種面積建一般商場應該不只有十幾間小店面而已~哈
只能說台東是地廣人稀的好地方!!
三樓走廊往下望,可以把鐵花聚落的其他部分一覽無遺~
店面貨櫃的裝飾很原住民不稀奇~
貨櫃屋露出的櫃頂也用石頭排出了原住民圖騰真的很用心~
四樓的輕食吧和餐酒館都很有特色~
餐酒館盡頭的裝飾感覺蠻夜店風的~
我們就稍稍走逛一下貨櫃商店門口都沒進去逛逛~
因為我們被催著要打道回民宿喝酒聊天......XD
離開之前趕快幫大家和波浪屋拍照合影~
畢竟這算是來鐵花村音樂聚落最明顯的地標建築了~
走去張總裁停車的路上,看到波浪屋對面這條路邊牆上~
光雕著字幕"Live鐡花心感動",有人唱歌,有人或吹或彈各種樂器~
希望這鐵花村的音樂能夠繼續持續下去~
這篇天下雜誌鐵花村音樂聚落關閉分析的新聞連結的分析報導覺得不錯~
給有興趣的人看看,我覺得台東真的在往藝術的道路前進~
像池上今年春耕時節有音樂會,秋收時節也有雲門來表演~
台東變成藝術大縣,把地景,音樂,舞蹈和畫作等等都融入大自然~
想想就很美好~